赖文政(?-1175),一名赖五,南宋茶农起义首领,荆南(今湖北江陵)人。当时,湖北、湖南、江西的茶农、茶贩因政府实行茶叶专卖、加重茶税,生活极端困苦。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贩,经常结成几百人到上千人的队伍,武装贩运茶叶,抵抗政府对茶叶的专卖。茶贩的队伍常常是一个人担茶叶,两个人负责保卫,“横刀揭斧,叫呼踊跃”。宋朝官方称这支队伍为“茶盗”、“茶寇”,多次重兵围剿。乾道八年至九年(1172—1173),江西茶军曾多次进攻江洲和兴国军。淳熙元年(1174),湖北茶军几千人进入湖南潭州(今长沙)。此时,曾重建岳麓书院的刘珙再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刘珙揭榜采取“来毋亟战,去毋穷追”的缓和策略,事遂平息。《宋史·刘珙传》对这一史实作了明确记载:“珙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求死。’” 榷茶起源于唐代,五代十国马楚政权善而用之,两宋沿袭之,于立国之初即开始榷茶,且法度严而细密,税负远比唐代要重;先后引起过五次茶农起义,地域遍及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省,虽影响广泛,声势浩大,但都被朝廷重兵镇压,均以失败告终。他们失败后,又为生活所迫被朝廷利用,改编成国家军队,号曰“茶商军”。《宋史·郑清之传》对此作了记载:“郑清之登进士第,调峡州教授,湖北茶商,群聚暴横,清之总领何炳曰:‘此辈精悍,宜籍为兵,缓急可用。’炳亟下召募之令,趋者云集,号曰茶商军,后多赖其用。” 淳熙二年(1175)4月,赖文政率领茶农、茶商数百人,再次起义于湖北,转战湖南、江西。6月,茶军进入吉州永新县禾山。南宋朝庭一面派军队镇压,同时下诏号令地主武装参与,采取赏官办法,如能捕杀贼首之人,每人捕获或杀贼首一名,特补进武校尉,二人承信郎,三人承节郎,四人保义郎,五人成忠郎,各添差一次,五人以上取旨优异推恩”。 永新县的茶军不过四百余人,而南宋朝庭从江州、鄂州、赣州、吉州调集的兵将,加之地主武装却有近万人,却始终不能战胜茶军。茶军出没茶园山谷之间,和当地人民群众联系广泛,利益相关,因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7月,赖文政率部从广东又折回江西。宋廷以辛弃疾为江西提点刑狱,领兵镇压,茶军战败。又因宋军诱降,赖文政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被杀。一说其徒以貌相似者刘四之首给宋军,赖遁走。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并称“苏辛”。孝宗时任湖南转运判官,又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两次被黜,起用后加龙图阁侍制,赠少师,有《稼轩长短句》传世。 辛弃疾因平息赖文政起事有功,加秘阁修撰。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出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此时“茶盗”再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今年剿除,明年划荡,譬之木焉,日刻月削,不损则折。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自为文过之地。”帝诏奖谕之。 南宋湖南“茶寇”多次起事,多次被平息。淳熙八年(1184)辛弃疾离开湖南到江西的任上,还写有祝贺湖南官军平定茶军的词《满江红·贺王宣子平湖南寇》,词曰: 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 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 泣。 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头客。 浑未得,文章力。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 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 待刻公、勋业到云霄,浯溪石。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1:23 , Processed in 0.5313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