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银毫是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今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于1980年创制的新名茶。东湖银毫产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东湖之滨,具有“色碧绿,毫闪光,香鲜嫩,汤清澈,味醇爽,形优美”的品质特点。1982年被评为湖南省20个名茶之一,以后多次获奖。有诗赞曰:“八十年代第一春,举国上下景物新;湘农院内添异彩,名茶‘银毫’味独珍” 。 东湖银毫鲜叶原料十分细嫩,一般采自福鼎大白、东湖早、毛蟹、梅占等优良品种,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高度为3厘米,十分匀齐。采摘的口诀是:“两叶一心,身长九分,枝枝一样,朵朵匀净”。加工工艺分为杀青、清风、揉捻、做条、摊凉、整形、提毫、烘焙等8道工序。全过程火候的掌握十分重要,茶叶含水量和形状以及手势操作方法与着力度,方可取得好的效果。其中杀青、整形与提毫是关键工艺。杀青在平锅内进行,锅要洗净上腊,再磨光,等离锅底1厘米处的温度达到120℃~130℃时,投入400克左右的鲜叶,采用少闷炒,多扬炒,杀匀杀透方可出锅。整形与提毫均在平锅内进行,前者要求锅温70℃,逐渐降到50℃,转入搓条和理条,茶条做紧做直,达八成干时进行提毫。东湖银毫之所以“毫闪光”,除鲜叶品种属多毫的类型外,还与制作时采用高桥银峰纯熟的提毫工序分不开。提毫工序的目的是恰到好处地破坏茶条外表的胶结状态,使芽叶上的茸毛尽可能的显露出来,既美化了成品茶的外观,又增强了茶汁的浓度和口味。制成后,即包成0.5公斤装的小包,置于瓦缸内块状石灰中贮藏候用。 东湖银毫成茶分1、2、3号三个等级。1号银毫的品质特点是:茶条肥硕匀齐,银毫显露闪光,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鲜嫩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鲜嫩软匀。在洁净的玻璃杯中冲泡,芽叶成朵,两叶一心,栩栩如生。有诗记之曰: 东湖银毫茶,两叶抱一芽, 味醇香持久,形色美如画。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8-19 17:00 , Processed in 5.47203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