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青岩茗翠

2009-8-4 10: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0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来自: 名城长沙网

青岩茗翠产于湖南张家界市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的几个高山茶场。原名“大庸毛尖”,因风景明珠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而声名远播,1982年,大庸毛尖更名为青岩翠茗,条索圆紧匀直,色泽翠绿,银毫满披,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醇爽,叶底嫩绿。19835月,青岩茗翠参加省“五名”评比活动,被评为优质名茶,荣获金杯奖。198810月,参加北京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评选,荣获国家银质奖。

张家界(原名大庸)产茶始于何时,尚无史料可以考证,古书《荆州土地记》中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可推断,至迟四世纪初,张家界就产茶了,又据史载,明天启年间(16211627),武昌王中子朱如僧避魏阉之乱,削发做了和尚,在大庸毛坪建庵居住,题名大悲庵,庵侧种植茶树,枝叶繁茂,品质特佳,后逐定为贡茶。大庸县志载:“邑中多植茶,唯毛坪者为胜……”毛坪在城西四公里,大悲庵已于“大跃进”被拆除,记有茶事的石碑石坊已成水库坝基。附近已建成年产千余公担的二家河茶厂,生产红茶、绿茶等,品质优异。

青岩茗翠主产于三岔、盘龙山等茶场,茶园多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之间,常年多雾,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适宜茶叶生长。青岩翠茗分一、二级,一级清明左右采,原料为一芽一叶初展,俗称雀嘴,二级谷雨边采制,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制作工艺分杀青、初揉、复炒、初烘、 整形、摊凉、干燥等八道工序。其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紧结、肥硕、浑圆、较曲,银毫满披,色泽翠绿。冲泡后汤色嫩绿明澈,叶底鲜活匀整,清香馥郁持久,滋味鲜醇回甘。饮之茶香留舌底,久久回味。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赞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张家界风景胜桂林,青岩茗翠飘四海”。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8-19 16:57 , Processed in 0.0920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