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牛抵茶

2009-8-4 10:2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4|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来自: 名城长沙网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石门县的二都乡八坪峪。茶条索紧细肥硕,稍带扁曲,形似牛角,泡入杯中,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因而名之牛抵茶。牛抵茶的产地,有著名的夹山(十九峰山),山高林密,山下的夹山寺,是早负盛名的佛教圣地。《石门县志》描述夹山风光是猿抱子归青嶂岭,鸟含花落碧崖泉。相传明代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夹山寺出家做过和尚,先后达31年之久。夹山两侧有两座大山,山顶四季葱绿,森林密布;二山之间,有一溪流,终年不渴。夹山之称,大概是由于当地的特殊地形而得。茶树大部分布在这里的山腰、山麓间。
   
牛抵茶早在宋代已被列为贡品。元、明以后,每年茶季前,朝廷都要派员到牛抵茶产地监督采制,制后全部运至京城。其制作工艺,因年久失传,石门县农业局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到牛抵茶历史产地,走访茶农,座谈研究,于1978年将这一历史名茶重新发掘出来。1981年和1988年,参加省农业厅召开的全省名茶评审会,被评为优质茶。

制作牛抵茶,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杀青时锅要洗净磨光,锅温150180℃,投叶量7501000克,须手持炒叉,34分钟结事杀青,散热后,在篾盘内进行初揉,手指伸直,运用掌力,先轻后重,向前搓揉。须注意力度的轻重,以防止茶汁外溢。炒胚整形和复揉,是决定牛抵茶外形的关键,调和火温、水分和手法的变化。制成的成品芽头肥壮,外形条索紧结,略扁,似牛角,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泡入杯中,叶柄朝下,芽尖向上,不落杯底,不浮水面,叶叶相碰,宛如两牛抵角。内质香气高鲜,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黄绿。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7:04 , Processed in 0.1806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