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银峰是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今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在1959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特别创制成功的绿茶类名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省创制最早的新名茶。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前身为湖南省茶叶试验场高桥分场,成立于民国21年 (1932),当时在长沙县高桥购买山地100余亩。1950年,高桥茶场原址,由省人民政府农林厅接管,同年11月交由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省公司管理,改名为高桥示范茶园。随后,长沙茶厂成立高桥初制厂。1955年4月,正式定名为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1975年10月,改建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1993年新组建茶叶新产品研究室。高桥、马坡岭两处实验室基地总面积为63公顷,其中实验茶园35公顷。1996年1月该所迁至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部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隆平高科技园区。高桥原址改为该所的实验茶场。高桥是长沙历史上有名的茶叶产区,曾有十多家茶庄,茶叶通过舟楫运达长沙、汉口。 高桥银峰产地高桥位于长沙市的长沙县高桥镇玉皇峰下,东与浏阳接壤,北近平江、西邻汩罗,南距长沙市中心56公里。高桥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雨量1441.1毫米,降雨天数148.7天,年平均蒸发量1377毫米,年平均湿度大于80%。年平均无霜期为275天,平均日照时数1663小时,≥10℃活动积温为5000~6500℃。成土母岩主要有第四纪红色黏土、少量花岗岩冲积风化物红壤,并间有部分区域性酸性紫色土等,ph在5.0左右。远离长沙市,紧邻幕阜山,属丘岗区地貌,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全氮含量0.2%,碱解氮200毫克/千克左右,全磷0.1%左右,速效磷20毫克/千克左右,速效钾120毫克/千克左右。这里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自然条件优越,山丘叠翠,云雾弥漫,景色宜人,适宜于茶树生长,是绿茶的传统生产区域。弥谷披岗的茶园,采用科学管理,并有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芽叶壮实,内含物质丰富。加上精湛的制茶工艺,形成了高桥银峰、湘波绿的独特风格。 高桥银峰的加工分为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条、提毫、摊凉、烘焙、贮藏等9个步骤,每一步骤都有相应的讲究。其中提毫是创制高桥银峰的独特工序,它能充分发挥茶叶香气,使茶条形态固定,白毫茸然而又不脱落。提毫是锅温45~50℃时进行,方法是将茶坯捧于掌中,双手旋回搓揉,用掌力让茶叶互相摩擦,以擦破附着于茶条表层的胶糖类薄膜。随着茶叶逐步干燥,白毫被竖立显露出来。由于水分含量较少,用力必须柔和均匀,不可过重过猛,不可将茶叶在锅内磨擦,才能保毫保尖,保持茶叶完整。同时火温不可过高,以防白毫老化枯黄,运用得当,掌握适宜,就能发挥高桥银峰品质风格。在我国名茶工艺上,高桥银峰首创“提毫”工艺技术及名称。“提毫” 和“清风去杂”工艺技术影响深远。在后来我国创制新名茶的热潮中,被省内外许多厂家研发新名茶时吸收和引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上世纪六七年代,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引进福鼎大白茶种取代安代化群体种。该种较早生种,中叶种,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多,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适宜加工高桥银峰,同时还选育了湘波绿、槠叶齐、碧香早等良种先后投入生产。上世纪80年代又选育出白毫早、茗丰等良种,因其发芽早、茸毛多更优于福鼎大白。目前这些品种都是高桥银峰茶的主制品种,确保了高桥银峰的优秀品质。 高桥银峰外形条索紧细卷曲隐翠,白毫耸露,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明亮。内含成分中水浸出物含量为37.53%(百分干物,下同),茶多酚25.53%,氨基酸3.71%,因此滋味鲜嫩回甘。创制以来,已成为接待贵宾的佳茗,饮者赞不绝口,并先后得到了毛泽东、宋庆龄、王震等多位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赞誉和鼓励。1994年李鹏总理来湖南视察,品饮高桥银峰后赞誉有加,并指示秘书将其作为国务院办公用茶;2000年朱镕基总理出访欧洲,以高桥银峰作为随访礼品。前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1964年夏初品尝高桥银峰后,为鼓励茶叶试验站敢于人先的科学创新精神,开创了解放后湖南创新名茶先河,赠律诗一首: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飣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 郭老当年对高桥银峰极佳赞美。认为“高桥银峰”可与著名的历史名茶“双井茶”和“湖州紫笋”媲美。“湖州紫笋”唐代有名贡茶。北宋名茶双井茶也是贡茶。“茶因诗贵,诗随茶传”,高桥银峰茶因郭沫若的题诗称赞而在中国茶叶界声名远播。革命老人著名国画家何香凝八十七岁时在得知郭沫若为高桥银峰题诗之后为湖南省茶叶试验站创作梅花图一幅相赠,更是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后来,当郭老看到何老的梅花照片后,随即书赠毛主席诗词集句“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高桥银峰问世后,消费者十分喜爱,生产供不应求。为适应现场需要,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在高桥银峰的基础上又创制了产量较高的大众化名茶湘波绿,亦借用了所里1958年选育的茶树良种湘波绿的名称。湘波绿以一芽二叶初展的芽叶制成,全部采自无性系良种,既继承了高桥银峰的优点,原料又较高桥银峰粗壮,加工前摊放、杀青偏重,揉捻分两次以加大芽叶破损,增强茶汤浓度。制成的茶外形条索紧结弯曲,色泽绿翠显毫,香气高悦鲜爽,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叶底黄绿鲜亮。 高桥银峰与湘波绿以其优异的品质多次评为湖南省名茶,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称颂。1980年,著名电影艺术家赵丹和福华有上海合作一幅画,画中为一古香古色的茶壶,以花卉作背景,茶香飘溢的意境跃起然纸上,上书“一壶湘波绿,满纸银峰香”的题记,生动地表达了高桥银峰、湘波绿茶的超逸品格和幽长茗韵。 1990年,长沙电视台拍摄了电视片《湘波绿》,以郭沫若的题诗《咏高桥银峰茶》作主题歌,著名湘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演唱。1992年4月著名书画家李立、袁海潮、陈惠生联袂绘制巨幅《春满茶乡》国画。国学家虞逸夫先生写汉隶对联: 佳茗八百延年药; 香味万千醒梦丹。 书法家王超尘也题联曰: 赏心悦目诗书画; 煮茶品茗色香味。 一首首赞美的诗词,一曲曲动人的歌,为芙蓉国里的佳茗更添美誉。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32 , Processed in 0.1634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