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之为灵麓峰。南北朝时的《南岳记》就提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岳麓山由此得名。岳麓山周围有天马、凤凰、绿蛾、金牛等峰岭拱护,连峦叠峰数十公里,山中石骨巷秀,树木葱郁,如一翡翠玉屏,横丛在湘江两岸,人们称它“碧嶂屏开,秀如琢玉”,有“岳麓之胜,甲于楚湘”的美誉。沿着湘江西岸南北走向,绵延数十公里,与烟波浩淼的湘江,风景秀丽的橘子洲和日新月异的长沙古城构成山水洲城的独特城巿景观。千百年来,岳麓山游客如云,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号称“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唐代即为必游胜地,唐代诗人杜甫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一诗中就有“玉泉之南麓山殊,道林林壑争盘纡”的记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原名红叶亭),辛亥革命元勋黄兴、蔡锷墓庐等名胜古迹荟集于斯。今岳麓山下聚集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岳麓山还是青年毛泽东和他的革命同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常常留连徜徉的地方。罗章龙《初登云麓宫》诗序记载“一九一五年岁杪,雪后与润之共泛湘江,经朱张渡游岳麓遂登云麓宫”。其诗云: 共泛朱张渡,层冰涨橘汀。鸟啼枫径寂,木落翠微冥。 攀险呼俦侣,盘空识健翎。赫曦联韵在,千载德犹馨。 岳麓毛尖属历史名茶,产于今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茶园面积已不足十公顷,十分宝贵。明清时期,岳麓山的茶和山上白鹤泉的水都是有名的贡品。现时的岳麓毛尖茶,采摘于清明谷雨期间,取一芽二叶,经摊青、杀青、二揉三烘和整形理条等工序后制成。其外形卷曲多毫,深绿油润,栗香高长持久,味醇甘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壮匀嫩。宋朝名士魏野(860-1020),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宋代峡州陕县人,一生不仕,广交僧道隐士,亦与当时官界名流寇准、王旦酬唱诗赋。著有《钜鹿东观集》,有诗赞之曰: 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访僧家。 辛勤旋觅新钻火,为我亲烹岳麓茶。 改革开放前,长沙城里的专业茶馆几乎灭绝,人们登岳麓赏红叶,看湘江北去,隔岸观万家灯火,于微喘小汗之际,如若手头不紧,能在云麓宫或白鹤泉茶室花上2至5元钱,面对万壑松风,喝上一杯白鹤泉水冲泡的岳麓毛尖,那就算得上一件奢侈的事情用神仙般的享受了。 2005 年,岳麓山风景区向广大巿民征求开发岳麓山旅游纪念品的方案,岳麓山位居前列,公园方面对此作了一番策划。想必,不久之后,到岳麓山茶室享享神仙的清福,或带点岳麓山产的茶叶回家馈赠亲友的海内外游客会更多起来了。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05 , Processed in 0.1571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