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楚武术之都

2020-9-23 11: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1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录入周克臣先生主编的《湖南武术发展报告》


长沙素有“湘楚武术之都”之称。楚人有崇尚武术的传统,《淮南子·兵略训》有“楚地大人众,贵人争佩剑”的记述,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上绘有古代猴拳的图像。


清代实行武举制,长沙、善化两县的武进士有周于恺、王玉熊等17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诏令禁止民间习武,废止武举制。但民间武术禁而不绝,长沙拳师王润生(18811941)就在此时一露身手。1905年,他留学日本,曾应邀比武,击败不可一世的日本柔道家田野清夫,大扬国威。


王润生练的是“八拳”。该拳变化多端,拳架短小,功劲催力,相传为清代长沙人言先生所创。言传罗大鹏,罗传王润生。王的传人有龚寿泉等。今人羊定国已经是第五传了。在日本,和王润生一道练八拳的还有著名武术小说家向恺然、柳直荀之父柳午亭、李淑一之父李肖聃,以及后来成为湖南武打擂台赛副总裁判长的杜荣阶、王美成等人。民国建立后,习武开禁,王润生回到长沙,与向恺然一道办起了国技学会。1937年7月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聘王润生为该校体育系教授。次年湖南大学迁辰溪县,曾经击败过日本柔道高手的王润生,于1941年在辰溪殁于日本轰炸机的炸弹之下。


长沙国术流派纷呈,拳术除八拳外,还有自然门、太乙游龙拳、龟牛拳等。器械以苍门教的子午棍最有名气,其传人为长沙县范志桂兄弟,故旧时有“王拳、范棍、向文章”之说。1932年,范氏兄弟在湖南国术训练所传授子午棍,刘杞荣获该棍精要,并创太空子午棍。“向文章”指向恺然(平江不肖生)的武术小说和武术理论。


1929年,何键主湘,大倡国术,继创办“四路军技术教导大队”之后,又于1930年在原湖南巡抚衙门旧址(今又一村青少年宫)创办国术俱乐部,亲任俱乐部主任,大力培养人才,再于1931年9月和193210月分别举办了两届国术省考,选拔准备参加1933年全国国术考试的人才。国术省考聘请王润生、刘百川(孙中山的保镖)等为评判委员。


在名师的指点之下,两届国术省考,成绩斐然,长沙运动员尤为突出。蒋介石及诸多军政要人纷纷为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题词,影印如下:




1931年省考中,长沙运动员唐徽典、陆占三、黄忠义分获前三名。1932年省考,长沙又有3人获得名次。1933年10月,全国第二届国术考试在南京举行,长沙选手杨达、易绍民等获得了好名次。还组建女子武术队参加了1935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在1936年10月第六届华中运动会上,长沙市武术队作了武术表演,获得了全场喝彩。与此同时,长沙的群众武术活动也形成高潮。


长沙武术门派繁多,主要有:


一、拳术。长沙拳种流派繁多,主要10种。


沐猴灌——古代猴拳。经改进完善后,成为群众喜爱的猴拳,1932年省国术训练所由沈致和、沈晶明任猴拳教练。

巫家拳:福建汀州巫必达所创。乾隆六十年(1795年)在长沙广为流传。该拳避强攻弱,借力攻击,第二代传人长沙唐树德创“田字六肘”、“麒麟六肘”,其实战性强。


苍门教:1923年浏阳人王显钦师承广东和尚周林武,回乡后家传六代,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收徒外传,浏阳县习此拳者甚众。该拳攻中有防,防中寓击。


八拳:清代长沙人言先生所创。言先生传罗大鹏,罗三传王润生。今其传人有龙铭生、曹汝成、羊定国等。该拳变化多端,拳架短小,功劲催力。


九龙门:清末峨眉道士陈黑皮所创。1910年前后陈定居益阳,因而传入长沙。该拳能乘隙而入,乘虚而击,刚柔相济。


自然门:清末四川人徐矮子所创。1882年传慈利县人杜心五,并由其徒万籁声、彭玉林等传入长沙。该拳动静如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


太乙游龙拳(又名太乙游龙功):清嘉庆年间武当山一道士所创。后由长沙拳师余安仁的五代祖传入长沙,作为家传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有余安仁外传。该拳以修身、养身为目的。


龟牛拳:平江县东乡土垅界寺和尚姚世月所创。该拳取龟之静,牛之斗,动静兼蓄而生拳法。流传于浏阳、平江一带,浏阳传人有张天芳等。


万法归宗:长沙人柳森严学自峨眉山一和尚,攻防皆重,四方俱备,传人有周贵卿等。柳森严在40年代曾将该拳著书出版,广为流传。


太空拳(又名太空门):为沅江人刘杞荣于1960年创编。流传在长沙、湘潭等地。传人有刘小英、吴学光、贺南喜等。该拳攻路缠绵,架势磅礴,松静轻灵,舒展大方。


二、器械。长沙较为流传的武术器械有近30种。广为使用的有:


棍:长沙流传的巫家拳有七步连针棍,苍门教有子午棍,九龙门有盘龙棍。其中子午棍在长沙已流传了100多年,浏阳人周三爷擅长此技,周传长沙县范志桂兄弟。范氏兄弟于1932年在湖南国术训练所授子午棍,刘杞荣获该棍精要,并创太空子午棍。


剑:剑在长沙流传历史悠久。唐代宝历年间(825—826),长沙向子文在衡州做官时,曾向南岳道士龚庆长习剑术。长沙较流行的剑术套路有昆吾剑、对剑、太乙乘风剑、太极剑等。


刀:长沙流传较广的有六合刀、子午单刀、柳叶双刀与单刀、滚龙刀等。


枪:长沙流传较多的有大刀对枪、断门枪等套路。


锏:长沙流传的有双龙锏、双锏等套路。


耙:长沙一带有六合耙、九齿耙、羊角耙等套路。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6-16 15:53 , Processed in 0.09496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