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翻页) 第二十章 民间英烈故事 抗战是全面的,军队固然是杀敌怒潮中的主流,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炎黄子孙,也无不同仇敌忾。他们间接帮助军队作战,机会到来的时候,也会直接以爪还爪、以牙还牙。 至于敌人这次残暴,实惨绝人寰。记者视察战场,只要经过敌跡来去所及之村落,不闻狗豕之声,不见牛羊之影,只见废墟上在建茅屋,只有男女号啕奔张。人民受敌害越深,协助军队保卫家乡的情绪也随之激增。榔梨市有父子二人同任我军向导,子阵亡,父归家后另携一子续往。麻林桥一少年手刃三敌,还生擒一敌。影珠山山民献猪牛酒米慰劳驻军,并与部队并肩作战。这些民间的壮烈故事,写来可歌可泣,也是助成第三次长沙会战胜敌的重要因素。 还有一件文人的英勇事迹,值得特别的表扬。吴忠亚先生领导的《阵中日报》,在炽盛的炮火下照常出版,使战壕内的官兵不感精神食粮缺乏。此报鼓舞会战军心士气,其功劳实在不可磨灭。 1.男儿报国在今朝 鲁师向靖安西北地区挺进的时候,在袭击庙前战役中,将残敌压迫向洋螺崖、太子街逃窜。茅嘉毅营长正率部向败敌追击。到达茅家山时忽迷失路途。当时全村庄已成一片废墟,举目无人烟。正在进退维谷之际,一位叫茅忠国的青年来了,他是靖安中学的毕业生,家住茅家山。他躲在山林里面,看到国军迷路,特地跑出来,慷慨地为茅营带路,引领战士们从乱山中经过直捷的路径,向太子街方面追去。战斗在太子街附近发生了,他遥遥望见毁灭了他的家屋的敌人,发指眦裂,向茅营长要了一支步枪参加攻击。可惜他不是一个军人,热情和勇气有余,战斗经验却不足,很快他就负伤了。 当士兵把茅忠国送到师部的时候,鲁师长深为感动,立传军医来替他诊治,并且奖给一百元,表示激劝忠义勇敢的风尚。茅君站起来滔滔地说:“师长的嘉勉使我感激涕零。但抗战求存是国民的责任。我的房屋已被敌人烧光,家人逃亡不知死活,深仇大恨正待要报!今天我只受了很轻的伤,即使死了,也是应当。因此,奖金不敢领受。” 老百姓安土重迁,是不愿轻易弃井离乡、抛开他们一生一世守着的家屋和土地的。风声紧起来的时候,有的人逃,也有些倔强汉子说:“到处都打仗,又不比逃土匪,往哪里逃?稻子快熟了,我能不要它吗?鬼子真的来了,我就拿刈稻的刀子和他拼,拼一个够本,杀他两个就有赚账呢!”因此,很有些地方,敌我两军杀得正紧张,民众却在山头观战,好像参观演习一样。他们熟悉地形,往往也爱发些议论,或者说我军应在某村庄奇袭,在某山背设伏,再到什么地方去包抄,并说还可以活捉到多少敌人。要不然就是说,如果给他一支枪,他可以打下挨屋顶飞过的敌机,他可以瞄准那边的鬼子营房。这些话不是光嘴上瞎说的,假如部队允许,他们真的会不顾一切去带路、去冲锋。 2.愤怒的农民 湘阴显庆乡有一老农,名叫卢长成,年事虽高,却孔武有力,胆识过人。敌人三犯长沙时,他在渌塘桥碰见敌军官三喜大郎,先趋前作揖,表示恭顺奉承。等敌人不注意时,突用农具向其要害痛击,鬼子立时倒地。老人再补上几拳,这位敌军官的一身肥肉,就成了田地里的肥料。 敌兵向西塘附近溃退时,我军以秋风扫落叶的雄姿,追过了新墙河。草鞋岭附近一位农夫,也闻风兴起,参加追击。他回到自己家里的时候,正对着支离破碎的家屋而嘘唏叹息,忽然听到距离不远的草堆里也有一种叹息声。他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跑累了没有跟上大队的鬼子兵。他连忙举起锄头就砍,将鬼子砍死。他正要弯下腰去捡取枪支,另外一个草堆里又发出怪叫声。那草堆里两个疲惫不堪的鬼子,一个巳醒,看见农夫逼近,拔腿就跑;另一个昏睡的鬼子就被农夫活捉了。 赣北奉新沦陷后,一次敌人窜到会埠,老百姓纷纷逃避,十室九空。鬼子在一个村落里搜到一头肥猪,却不知怎样杀,又去捉了三个壮丁来,要他们代庖。壮士们手上的刀震震而动,猪便大声怪叫企图挣脱。两个鬼子急了,连忙丢下枪去捉猪。这刹那间,一种意念飞快地在壮士们心中闪过,他们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利刃由猪身上转到了鬼子身上,一个鬼子刀中小腹,登时倒死;另一个转身要跑,还是被捉将回来,当作猪猡受宰。 只要有心杀敌,随时随地都有致敌死命的武器。除了菜刀,锄头也是用来对付鬼子的利器。岳阳民众周子卿兄弟,还曾用旱烟筒打死过敌人呢。那天,兄弟二人正抬着一头肥猪往深山里疏散,刚走到一条狭路上,不防与两个鬼子兵相碰。鬼子打算抢这头猪,但没带武器。周子卿兄弟挥起旱烟管将一个鬼子击倒在地,另一个鬼子见势往后逃跑,慌忙中跌落深涧粉身碎骨了。 二次长沙会战中,敌至桥头驿附近某村后,居民早已逃避,仅有一农夫未去。一日,他在屋后掘薯,见屋顶起火,急忙拿起锄头赶回家。他远远瞥见一个日本军官,料定就是这名鬼子纵火,于是怒冲冲地追上前去。这鬼子军官未带刀枪,随身只有两个手榴弹,于是就用手榴弹向农民丢来。哪料慌忙中未拉引线,结果被农夫拾起反扔回来。那鬼子心里一慌,倒在一堆土旁。农夫赶到,一阵锄头加上拳脚,那鬼子就一命呜乎了。 中国农民的血液里,永远流淌着坚韧、倔强的性子;中国每一寸土地上,都写着“不可征服”几个大字。就是中国的牲畜,也知道抵抗暴虐的侵略者。说起来有点像笑话,然而,这却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敌人在长沙、湘阴交界处劫获了几头耕牛,一敌兵嫌牛行过慢,用刺刀刺牛的屁股。牛痛极,奋蹄向后狂踢,一蹄正巧踢中了鬼子肾囊,该鬼子顿时昏死在地。 3.易玉涛勇士 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初,敌兵在营田登陆成功后,到处以调查户口为名,找女人奸淫。营田镇东武穆乡农民易玉涛的的妻子,在敌人搜索时奔逃,被击毙身亡。易玉涛痛不欲生,急取菜刀藏在门后侯机复仇。敌兵果然闯进他的家,第一个进来的鬼子人头落地,第二个又人头滚瓜。第三个鬼子便邀了一伙人蜂拥而入,这位武勇的农夫后被乱枪打死。鬼子随即纵火烧了他的房子。 后来名戏剧家田汉视察湘北时,从易君的两个儿子口中探知这事,捐资合葬勇士夫妇于其故宅后,题树“易玉涛勇士夫妇之墓”碑,碑上并写了一首纪事诗: 九月廿三日,敌来武穆乡。将士殊死战,人民纷逃亡。 易君独不去,磨刀待豺狼。两几伏后山,妻子倒短墙。 易君隐门后,奋刀歼敌双。旋敌大队来,血泊沉鸳鸯。 一抔黄土隐,千秋白骨香。人人易玉涛,中国永不亡。 锦江北岸的一个地方,离开村镇约摸有三四里远,是一个独家村。低矮的房屋孤独地傍着小山。这天男人出去了,只有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主妇在家做杂事。 黄昏以前,一个鬼子从村镇里出来散步,踽踽独行,来到这里。他看着少妇,马上兽性发作,用力撕开了她的衣裤。这时她的号哭声喧腾户外,恰巧丈夫回来,从门缝里看到了这极使他难堪的一幕,他找了一根木棒,一气冲进去,打了鬼子一闷棍。妇人马上爬起来,穿好衣裤,用一根绳将鬼子绑住。当夜他俩收拾细软,抬了鬼子过江,向新11师司令部报告。 平江、长沙交界的瓮江,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乡里的人都喊他向家大爹。大爹有个儿子,第一次湘北大战时被鬼子捉去,生死不明。第三次湘北会战时,鬼子又要他带路去石湾,他却把鬼子引上了朱沙坳。朱沙坳正是我军设伏所在。鬼子在骤不及防中,被歼灭了大半。后来这位妙计杀敌的老人也受了重伤。寇兵散后,国军健儿听得老人在弥留之时喃喃自白道:“儿啊!我为你报了仇,我死也甘心了……” 壮年人,老年人,或运用他们的体力、或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来杀死敌人,就是乳臭未干的幼童也能如此。 湘北脱甲桥一刘姓人家,夫妻两口,有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敌人占领后,有一天,敌兵闯进刘家,将男主人绑在门外,将刘妻剥光了衣服绑在板凳上。眼看刘妻就要遭受一般沦陷区妇女不可避免的命运,他们那个十岁的孩子心生一计,溜出门外取了鬼子的枪(敌人每闯入民家,均将武器置于户外),一阵乱放,竟将寇酋射死。虽然后来这一家三口都不免于难,但十岁幼童的机智勇敢,实在是表露了中国民族的伟大精神。 第一次长沙大捷,敌寇狼狈逃命时,有一名敌中队长窜到草鞋岭,单身闯入民家搜索。一张氏民妇被他用绳拖到室内奸淫,这鬼子达到目的后,仍在床上休息,等他一觉醒来,发现房门已被反扣。原来张氏倒扣房门后喊来了邻人,有个叫李天民的男子就拿着屠刀在窗外等候。敌寇的头一探出窗,马上就被割离了颈项。 4.老板娘一手杀八个 关王桥附近有一个叫何家塘的小地方,有一家小吃店的老板娘,她不肯给鬼子找花姑娘,和一伙鬼子闹起来。她拿一把菜刀,一口气杀了七个鬼子,杀得满地是尸,满地是血。后来又来了一批鬼子,头一个探进头来,被她砍了一刀,却没致命,因为她的手砍酸了,没力气了。鬼子向她反扑过来,用手敌抓,夺了刀去。两个人扭做一团,在地上滚来滚去撕打,两个人身上都喷着血。老板娘受了重伤,先死的却还是鬼子。老板娘一面流血一面站起来,她兴奋得失了常。不久,她被外面进来的鬼子打死了。然而,死在她一把菜刀下面的,总共有八个鬼子之多。 岳阳长安桥附近的熊家山,有熊姓姊妹兄嫂四人。三个女子都受到敌兵奸淫,但那个十七岁的妹妹,却用计杀死了那个奸污她的野兽。事到临头,她知道挣扎也挣扎不掉,便殷殷勤勤地和寇兵周旋,柔顺地倒在他怀里,并且说愿意做他的夫人,但有一个不准第三个鬼子亲近的条件。鬼子迷醉了,外面的寇兵已在集合,她却要求续欢。外面人声已寂寞下去,她的哥哥从床底下爬出,用切菜刀把鬼子杀死了。她的姊姊和嫂嫂都很懦弱,任凭鬼子摆布,被六七个鬼子轮奸,她却只遭到一度蹂躏,而且报了仇。姊、嫂都想自杀,她却说:“自杀有什么用呢?如果大家都跟我一样,沦陷区的一万万女同胞,大家运用自己的力量复仇,鬼子不是一刻时就杀光了吗?” 在三次长沙会战中,长沙东北的福临铺是主要战场。国军奋战,固造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在第三次会战中,更出现了一对姊妹变成一双烈女的故事。这两姊妹是历史悠久的开物农业学校彭校长的女几,大的叫德芳,在开物教书,未婚夫在重庆工作;小的叫德娴,刚在省立女中毕业,正拟投考国立大学。她俩同被敌人追到野外,躲在乱草里面,但终于被发现了。野兽们正要奔过去,忽然飞起一块石头,打碎了走在前面的一个鬼子的脑袋。鬼子忿极,举枪欲发,这一对贞烈的姊妹已抢先一步双双投身于旁边的深水塘中了。 新墙河筻口附近的潼溪街,有一个大胆的跛子,和他的妹妹设计杀死了一个日本军官。经过是这样的:第一次长沙会战当中,一个敌军官带了两名卫士在潼溪街侦察地形,走过跛子黄德大的门口,看中了他的妹妹,便打发卫士去买鸡,他自己走进门来想寻欢。黄德大悄悄和妹妹商议好计划,妹妹敬上一杯茶说:“乡间没有什么好招待。”那鬼子心花怒放,一把搂住妹妹。妹妹趁势勒住鬼子颈脖,跛子单腿一跃而起,抽出鬼子的佩刀猛刺,一会儿即将鬼子刺死。就因为这件事,潼溪街一百余栋房子都被鬼子烧光了。后来岳阳县伪维持会还悬赏五百元觅取那个军官的尸体。 5.死也不放敌人 金井附近一个叫做山冲的地方,有一家姓何的人家,家中只有一个女人带着刚满三个月的婴孩。敌人窜来的时候,这女人抱着孩子向外狂奔,但在一个池塘边上还是被鬼子赶上了。毫无人性的鬼子,用强力抢走婴孩往塘里一摔,回头又要强奸孩子的母亲。这位母亲心痛极了,她立意要为孩子报仇。鬼子搂着她,她也反身将鬼子一抱,抱紧后用尽平生力气一摔,她和鬼子双双跌倒在地,她抱着鬼子拼命往塘里直滚。后来捞起尸首,那死了的鬼子,还是被这位烈妇的双手抱得紧紧的,拉也拉不开。她的丈夫焚香祝告说:“爱妻,我完全了解你。你不但对得起我,对得起我们的祖宗,也对得起国家民族。你是最圣洁的烈妇!请你松手,放了这想要污辱你的鬼子吧,他已死了。”说完后,她的手果真放松了,寇尸便被拖出。这应该是富于迷信色彩的事,然而却又千真万确。用鬼神灵魂的玄妙说法去解释,自然极不相宜,但这位何太太的复仇意念贯彻了她的每一根神经纤维,并未因血液的停止循环而立即消逝,也许可以被科学地理解了吧? 湘北民众随时随地予敌人打击,并有计划地组织游击队,与敌苦苦周旋。他们不仅是配合作战,而且会神出鬼没地偷袭敌人,更会挖空心思,巧计歼敌。下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在田间道上,三个鬼子发现了两位标致的姑娘。姑娘吃了一惊,就往菜畦里躲藏,但哪里躲得过鬼子的喷着兽性邪火的眼光呢?鬼子们追过来,她们又跑,跑过一座小山,穿入林荫处,终于被鬼子追上了。她们扭扭捏捏地说好话,求情。可越是这样,越撩拨得鬼子心痒难熬。鬼子垂涎欲滴,正想动手动脚,却冷不防两位姑娘掏出了手枪,两个色鬼的性命立即结束了。两位姑娘把村女的衣服脱下——原来是两个游击队的小伙子。 一个说:“你扮得真像!” 另一个说:“可惜嗓门粗了些。” “管他呢,反正色鬼上钩了!哈……” 6.出生入死救死扶伤 在发动农民集团帮助国军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农程生存的故事。程生存是湘阴长乐乡程家段人,他大字不识,可说是无知无识,单凭着高度的爱国热情,组织起了好几百农民兄弟,为抗战的国军服务。 第二次湘北大战时,伤兵络绎不绝地抬过程家段。程生存看到伤兵收容所的设备简陋,内心非常不安。他发动捐助军米,接济部队。他又主动为伤兵煮稀饭、送药、洗伤口。不久收容站遭到敌机轰炸,他组织起农民义务担架队,帮助把伤兵送往后方,他和他的担架队挽救了不少国军伤兵的性命。敌人逼近村庄,他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过境转进的国军指示路径;敌军北溃时,他首先走下山来,引领国军抄捷径发动奇袭。 是敌人的暴行引发了我国人民的愤怒,是仇恨心给了人民无限的勇气。人民怒吼,能使拥有坚甲利刃的敌人立时毙命。他们手无寸铁,但是有仇恨,有仇恨就有力量。他们揭竿而起,用血肉筑成的长城对侵略者进行抵抗。菜刀、锄头是他们的武器,木棒、石块也是他们的武器,牙齿、拳头更是他们的武器。抗战中,不知出现过多少忠勇英烈的事迹,不知产生了多少民间的抗日英雄。上面所述,不过是湘北赣北一隅的荦荦大者,然而,仅此数例,也足以代表刚毅坚韧、不惧痛苦牺牲的中国民族性了。 节录自《壮志千秋——鲁道源将军回忆录》 作者:鲁道源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08 , Processed in 0.23791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