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地名   
[0] 评论[0] 编辑

白果园 化龙池

白果园和化龙池,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两街原是对接的,中间只隔条狭窄的织机街。2003年织机街拓宽为人民西路,才拉开了两街的距离。白果园南起人民西路,北止苏家巷,小巷弯曲,呈不规则的S型,为长沙市仅存的四条古麻石街之一。古老的麻石路、石库门、清水砖墙、老式公馆,把人们带回清末民初年代。

白果园程潜公馆白果园程潜公馆

白果园,因原街口多栽种白果树(又名银杏)而得名,民间还流传着美丽的“白果仙女”传说。相传远古年间,天帝巡视至正南天门,偶遇其最钟爱的七仙女,曰:“孩儿,汝今怎么面无喜色?有甚烦心事说来与为父听听。”七仙女跪拜道:“为儿听说人间旱灾肆虐,草枯木死,民不聊生,欲到下界一行急解百姓疾苦,又恐私行触犯天条,故此郁闷不乐。”天帝抚须笑曰:“孩儿关爱黎民百姓是吾所立之天道也,为父准汝下凡就是了。”七仙女随即腾云驾雾到凡间一名唤星沙的地方,但见此地因旱灾水井早已干涸,满城难觅半点绿色。在一条古巷里,见老少百姓皆坐地观天,嘴枯唇咧,祈望苍天降雨图生。七仙女见此禁不住慈悲催泪,遂拔下发夹往地上连戳数下,所戳之处即成一眼眼丰泉,水清见底可照人影。在巷尾街头玉臂一挥,数株白果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清凉可熄烈日之火。百姓见此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携老扶幼畅饮琼浆玉液者排成长龙。当老百姓如梦初醒,方知此乃神明相助,要跪谢这位好心的仙女时,她已翩然而去,只在人间留下一路芳踪,在天边留下一抹彩虹。当地老百姓为缅怀这位美丽善良的七仙女,遂将此巷命名为白果园。


在这条长仅一百二十米、宽仅三米的小巷里,布满着文物古迹:巷内另一条支巷“老泉别径”,相传因宋代大文人苏洵曾居住于此而得名,“老泉”就是苏洵的别号。巷中“八大公沟遗迹”是长沙仅存的古地下排水设施遗迹,见证了长沙城市的变迁,弥足珍贵。白果园三十三号为《湘江评论》印刷处旧址。《湘江评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湖南学生刊物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由毛泽东任主编。《湘江评论》虽只出版五期,但对湖南新文化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白果园二十一号为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程潜的公馆,1948年程潜任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8月4日与陈明仁将军一道宣告湖南和平起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程潜公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辟为湖南和平起义历史陈列馆。


另外,清末翰林、民国著名书法家郑家溉公馆,民国南北大侠杜心武寓所也在这条巷内。


白果园古老的麻石路面之下为原长沙第七公沟所经之处,多年没有改造,每逢下雨,路面积水严重。改造工程结合麻石路面的整修,以现代化的排水管道取代古老的公沟。并留下了一段公沟遗迹,砌石栏保护,以作为永久的见证。


白果园原为旧式公馆集中区,建筑物大部分建于民国时期,历史风貌犹存,改造工程本着“保护原貌,以求其真”的原则,对部分破损外墙贴以青砖片,屋檐复以翘角。又更换了部分花格窗棂和石库门,厚重的黑漆大门镶上虎头铜环,挂上金色的匾额和门联,每栋房屋墙脚上都嵌上建造年代石碑,整个街巷整旧如旧。改造后的公馆有的辟为高级餐馆,生意兴隆。


人民西路至白果园街口,新建小型古典园林,面积约四百平方米,栽种白果、桂花等珍贵树木,小桥流水,亭榭石凳,市民小憩于此,悠闲自得,使白果园成为闹市中的幽绝一景。小园东墙竖立大型仿铜浮雕文化墙,上雕与白果园紧密相关的两大历史事件图案,一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一为程潜、陈明仁两将军领衔湖南和平起义。风云事件,震撼中国;历史画卷,辉映古城;斯人已逝,浩气长存。

化龙池善化县学宫照壁遗迹化龙池善化县学宫照壁遗迹

化龙池旧名玉带街、鳌背街,北起人民西路,南止大古道巷,与白果园隔人民西路相望,紧邻着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亦系长沙仅存的四条麻石街之一。全长约三百米,宽四至五米。其麻石的长度比其他的几条麻石街的长度要长。街道弯曲,呈不规则的S形。“玉带”实为古长沙“八大公沟”之第七公沟的前身,从人民西路(原织机街)对面的白果园流经此街。化龙池东侧便是古善化县学宫所在地。善化县学宫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按长沙府学宫规制仿建,规模宏大。化龙池东侧至今残存一段学宫青砖照墙,长约六米,宽约四米,墙基凸出的须弥座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明万历四十年(1612)善化县知县唐源在学宫屏墙外横开一渠,桥曰三元,街曰鳌背,池曰化龙。因街在池西,遂改名曰化龙池。


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的故居磻石山房位于化龙池。清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八年(1869),何绍基在长沙的城南书院主讲并任山长,就是住在此处。现在旧居不存,好在还有一面墙上嵌满了他的诗与对联,如“添来半月闲忙活,补竹栽花又凿池”“破半日功夫清书捡画,同二三知己道古论今”。


民国政要、曾任福建省主席的刘建绪的公馆也在此街。


旧时化龙池为繁华的商业街,有“长沙秦淮河”之称,油鞋、木屐店多集中此地。清雍正进士张鹏翀有诗咏化龙池:


寒霞网集龙湾市,新月人归鳌背街。

漫信古来卑湿地,楼台灯火似秦淮。


化龙池原来的公沟已改造成现代的排水管道。下水设施完工后,旧麻石路面完全按原样恢复,保持清代街道的古朴风貌。北入街口两厢传统店铺林立,形成自然的里门,从外向内观看颇有一种神秘感。善化县学宫照墙进行了修缮和加固保护,成为了化龙池的核心景观。


街巷曲折转弯处的两块空坪修建成小型古典园林。中段园景以化龙井、铁匠铺、化龙池传说浮雕等组成。民间传说此处有口井,井中有条孽龙托梦给住在此街曾救过自己性命的一位铁匠说,它近日要东归大海,到时长沙将变成一片汪洋。它要恩人赶快逃命。铁匠决心舍身挽救全城人的性命,遂将一大桶熔化的铁水倒向井里,井边的地和铁匠都陷了下去,孽龙被铁水熔化,井踏之处变成了一口小池塘。人们为纪念铁匠,便把池塘也叫做“化龙池”。


南段花园系原著名建筑商李炳森宅基地,名“森庐”,今园林设计以休闲为主。新建了何绍基书法碑刻长廊和仿古戏台,成为了化龙池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场所。沿街房屋花岗石勒脚,下贴青砖,上粉白灰,增设仿古屋檐、雨棚、门窗和木栏杆等。铺面按清末民初长沙传统店铺样式装修,横竖招牌,错落有致,古香古色。


今日化龙池演变为清吧一条街,吸引着长沙的年轻人和外地观光客。化龙池的酒吧主要以清吧为主。如果有人问长沙现在最好的清吧在哪里?十有八九的年轻人会说,化龙池。有网友评价化龙池某清吧:“临街座位很多,环境不错。有女歌手弹唱,嗓音很好听哦。同学带去的,清吧很有感觉,气氛很好,啤酒有些贵,但只要氛围好一切都好啦。下次再去!”有网友评价另一清吧:“跟以前去过的店子大不一样。风格特别。老板人挺幽默,挺可爱的。以后还会去。环境超一流。”化龙池的每个清吧的装修都各具特色。有的以西部风格为主,有的强调中式风情。如某清吧的靠窗处摆曾在一张中式大床,几个品酒者可以慵懒地窝在这张“大床”上,别有情趣。有的清吧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形形色色的酒。也有的老板是来自美国或法国或其他国家的外国人。总而言之,化龙池,长沙最好的清吧一条街。


2004年,白果园和化龙池均被定为历史文化街巷。


撰文:陈先枢

来源:2018年8月《长沙百景》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西文庙坪    下一篇 都正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