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山岭峰洞   
[0] 评论[0] 编辑

鹅羊山

鹅羊山


鹅羊山又名石宝山、东华山,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霞凝乡(今名新港镇)境内。其山约一点二平方公里,主峰海拔一百四十米,雄立湘江东岸。山多奇石,或踞或立,远望如鹅如羊,故名。


当代画家杨福音住鹅羊山“湘江一号”,他是这样介绍的:“如今,我又回到了湘江边上。从月亮岛东望,江那边有不高的山丘,道家二十二福地的鹅羊山下,在两扇木门的后面,我栖居下来,安顿着以后的清淡日子。”唐杜光庭著《洞天福地记》将鹅羊山列为道教的第二十二福地,为“许君斩蜃处”,又传为成少卿升仙处。南朝盛宏之《荆州记》载,成少卿十四五岁时,兄令其牧羊,遇一老人。老人对少卿说:“汝有仙骨,可相随去。”路人将此情报其兄,兄寻至山中,羊不见了。兄问其故,少卿指着一堆堆的石头,谓羊化为了石头,遂与兄一道升仙而去。旧有仙坛、炼丹台、鹅羊观、王益州提督墓、李氏姑嫂贞节牌坊、明东华书院等遗迹。宋真宗时吏部侍郎毕田有《鹅羊山》诗:


羽客何年此炼丹,当留空灶镇孱颜。

云中鸡犬仙应远,山下鹅羊石转顽。

湘渚几因沧桑变,辽城无复令威还。

何年仙驭重来此,尽遣飞腾上九关。


明代兵部右侍郎王伟亦有诗云:


湖南福地说鹅羊,叠嶂层峦接大荒。

云气四时连岳麓,山形千古捍潇湘。

迳危苔藓沾衣润,树老松花满地香。

日暮严城催鼓角,平沙惊起雁行行。


鹅羊山是王伟的故居所在地。王伟(1412—1469),字士英,号桐山,晚年自号静室山人,长沙府攸县人,世居长沙。王伟幼时随父王灵戍宣府(今河北宣化县),十四岁时,明宣宗北巡,王向其献《安边颂》,受到嘉奖,补为保安州学生员。正统元年(1436)成进士,选庶吉士,改授户部主事。正统十四年(1449),瓦剌首领也先侵扰大同,明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兵败被俘。于谦立英宗弟为景帝,率兵抗击也先军。王伟被命行监御史事,召集士民据守广平(今属河北),迫使也先送回英宗,以功升兵部郎中。其时文书繁杂,王伟援笔立就,深得于谦信任,引为职方司郎中,后晋兵部右侍郎。天顺元年(1457),英宗复位,于谦遭陷害,王伟亦以于谦党羽被论罪,除籍归长沙。成化三年(1467)诏复原官,甫二年以病讫归,著有《桐山集》。


王伟罢官归长后,在鹅羊山的桐树山筑“北庄”,以作颐养游憩之所。《桐树名山》一诗,道出了他营造北庄的初衷,诗云:


拟于幽处营书屋,还傍清流筑钓台。

卜此便为终老计,名扬利府心已灰。


成化五年(1469)王伟病逝,宪宗赐葬于鹅羊山之南的秀峰山。


明代还有一位名人爱上了鹅羊山。正德五年(1510),心学大师王阳明从贬谪之地贵州龙阳召任江西庐陵县令。他乘船经过长沙时,陶醉于湘江的美景之中,吟《三山远眺》道:


南望长沙杳霭中,鹅羊只在暮云东。

天高只橹哀明月,江阔千帆舞逆风。

花暗渐惊春事晚,水流应与客愁穷。

北飞亦有衡阳雁,上苑封书未易通。


王阳明久闻鹅羊山盛名,这时天已黄昏,于是上岸歇宿于鹅羊观。王阳明应道长之请,写下了《鹅羊山》一诗,诗曰:


福地相传楚水阿,三年春色两经过。

羊亡但有初平石,书罢惟笼道士鹅。

礼斗坛空松影静,步虚台迥月明多。

岩房一宿犹缘薄,遥忆开云住薜萝。


又说,鹅羊山之名源于当地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期,与鹅羊山隔江相望的谷山,山麓青草繁茂,山内有一宝石臼,每日生谷数升,专供一鹅一羊食用。每当夜幕降临,鹅羊渡江求食。一日,被乡人发现,驱赶鹅羊过江,行至此山,鹅羊忽然消失,只见奇山突兀,层峦叠嶂,似卧羊酣睡;山嘴直播江心,又如巨鹅渴饮,鹅羊山由此得名。旧有八景,今无存。其鹅嘴遗迹尚可分辨,在前山之首,宽若四米,高若六米有余。原下有深潭,每逢涨水季节,潭内水旋如雷,惊涛拍岸,如玉柱突起,银花四溅,甚为壮观。


鹅羊山现已正式辟为集供市民休闲、观光和健身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山体公园,于2016年底正式对外开放。


撰文:陈先枢

摄影:乔育平

来源:2018年8月《长沙百景》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谷山 尖山    下一篇 书堂山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