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湖湘文化网(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官方网站)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湖湘史哲 > 正文

湘戏花鼓戏及其他

时间:2017-03-19 09:04 来源:湖湘文化网 作者:谌震 阅读:
  湖南的戏剧始于何时?追根究底,人们自然想到屈原的《九歌》,它就是根据民间祭神乐歌而改作的。据研究,《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两篇,已具备戏剧的因素了。
  唐代,湖南有“弄傀儡”,即木偶戏,见《旧唐书·崔慎由传》。北宋绍圣元年(1094),理学家杨时任浏阳县令,禁止俳优戏剧。元代,名艺人帘前秀、金兽头、般般丑等,曾到湖南演出杂剧。明代,弋阳腔、昆腔先后在湖南盛行。李东阳由北京回湘省亲,在长沙府的宴会上观剧,诗中就说“南曲声低累变腔”。常德人龙膺曾作《金门》、《蓝桥》二传奇,其《即事诗》云:“弥空冰雪似筛糠,杂剧尊前笑满堂。梁泊旋风涂脸汉,沙陀腊雪咬脐郎。断机节烈情无奈,投笔英雄意可伤。何物最娱庸俗耳,敲锣打鼓闹青阳。”诗中已点明《白兔记》、《三娘教子》等戏,并说明青阳腔(弋阳腔的变种)流行湖南。王夫之也创作了杂剧《龙舟会》。清代,长沙的杨恩寿(1835-1891),既是剧作家,也是戏曲理论家,著有《坦园六种曲》和《词余丛话》。
  到了近代,湖南出现了两位大师:欧阳予倩和田汉,他们既是中国话剧的先驱,又是戏曲改良的倡导者。还有首创歌剧的黎锦晖,创办中国旅行剧团的唐槐秋,戏曲研究家黄芝冈、周贻白。抗战时期,湖南湘剧演员曾组织七个宣传队,宣传抗日,还有平剧、常德湘剧和皮影戏艺人也组织或参加抗敌宣传队。演剧六队更在湖南艰苦奋斗多年。
  湖南现有戏曲21种,可分为四类:大戏八种,小戏九种,少数民族戏剧二种以及木偶戏、皮影戏。湖南还有京剧、话剧、歌剧团体,还曾有过越剧团。
  湖南大戏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宋代。据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当时的汴京(今开封市),每年七夕到中元节,连续上演《目连救母》七天,“观者倍增”。湖南老艺人则称目连戏为戏祖或戏娘,因为所有高腔曲牌,均出于此戏。新中国建立前,湖南农村仍在中元节前上演目连戏,甚至把七本戏延长到48本,简直是一次民俗大展览。清人胡本在《艳火行序》中描写乾隆年间湘潭上演目连戏的盛况:“彩楼高结,俯临人海,妇女垂帘聚观者不下千人。”
  明清两代,湖南地方戏先后受到弋阳腔、昆腔和弹腔的影响。这三种戏曲各有特点。在音乐会上,弹腔用弦乐伴奏,昆腔用笛子伴奏,高腔则是人声帮和,锣鼓击节;在文学上,弹腔用七言或十字句,高腔、昆腔则用长短句。湖南各大戏对这三种戏曲多兼收并蓄,又吸取了一些杂腔小调,更显得丰富多彩,又因各地方言和风格的差异,逐渐形成了湘剧(长沙)、衡阳湘剧、武陵戏(常德)、荆河戏(澧县)、巴陵戏(岳阳)、辰河戏(湘西南)。祁剧以祁阳为中心,流传于湘南各地,并传到广西、粤北、赣南、闽西,曾有“祁阳子弟遍天下”之誉。湘昆一名桂阳昆曲。昆曲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剧种,湘昆剧团是全国五大昆剧团之一,还保留了昆腔40多本大戏和一批折子戏,伴奏乐器中还保留明代的“怀鼓”和“提琴”,都很珍贵。

▲湘剧《蝴蝶媒》剧照
  湖南各大戏的传统节目非常丰富,“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封神和三国”。仅祁剧的传剧目即超过一千,可惜在“文革”中全部摧残。近年大力抢救,还剩五六百出,音像俱全者不过二百出。各大戏一些优秀节目,在全国颇有影响。如湘剧的《琵琶上路》、《打猎回书》,武陵戏的《祭头巾》、《思凡》,衡阳湘戏的《醉打山门》,祁剧的《昭君出塞》,以及演员徐绍清、彭俐侬、谭保成、丘吉彩等,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奖。湘剧《拜月记》、《生死牌》拍成电影,《追鱼记》曾被许多剧种移植。近年,各大戏受电视和通俗歌曲的影响,处于低谷。如何抢救这批文化遗产,实在值得重视。
  湖南地方小戏来自民间歌舞,以花鼓戏为主,约在晚清时期形成。杨恩寿的《坦园日记》记述了同治元年(1862)永兴农村的夜戏情景:“金鼓轰云,灯光如海,缚草为台,环以破茅”,台上演的是《柳莺晒鞋》,“僮婢相调,极诸冶态。台下喝彩之声几盖钲鼓,掷金钱如雨”。
  小戏初仅“二小”(小旦小丑),后加小生成为“三小”,又从大戏中移植一些剧目,剧目有两百多个,因地区差异,大体分为长沙花鼓、邵阳花鼓、衡州花鼓、常德花鼓、岳阳花鼓、零陵花鼓6种。花鼓戏比较活泼,适宜演现代戏,在农村中尤受欢迎。20世纪50年代,《刘海砍樵》一剧荣获全国会演的奖励,至今传唱不衰。20世纪60年代的《补锅》、《打铜锣》两出小戏,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来,喜剧《八品官》、悲剧《喜脉案》,均获好评。20世纪80年代,湖南花鼓剧团曾赴美演出全本《刘海戏金蟾》,深受欢迎。

▲1965年花鼓戏《打铜锣》剧照
  小戏中的阳戏流行于湘西一带,并从辰河戏中吸收一些节目。花灯戏仍以“小二”为主,湘西较为流行,湘南的嘉禾等县,湘东的平江、浏阳也有。傩堂戏则由巫师的酬神活动发展而成,演员戴面具,多用人声和锣鼓或唢呐帮腔,常在剧中插入“玩师刀”、“踩八卦”等特技表演。这三种小戏往往同台演出。
  苗剧、侗剧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唱腔为本族山歌,念白用本族语言,内容也多为本族历史故事,体现本族风情。苗剧《带血的百鸟图》、《逃犯审官》,侗剧的《二十天》、《团圆》,均曾在全国或全省会演中获奖。皮影戏和木偶戏所需演员甚少,更适合农村需要。辛亥革命后,全国皮影戏衰落,湖南独盛。长沙曾有皮影改良研究社,抗战初期,经瞿羽、董每戡指导,试用废胶片代替驴皮牛皮制作影人,用电灯代替油灯,演出效果增强。木偶戏有杖头、提线、布袋三种,湖南以杖头为主。新中国建立后湖南成立木偶皮影剧团。优秀剧目如木偶戏的《马兰花》、皮影戏的《龟与鹤》,曾到许多国家演出。
  湖南的话剧始于民国初年。1913年,欧阳予倩曾邀请新剧同志来湘上演《家庭恩怨记》,后来又组织“文社”。20世纪30年代,长沙先后有冻雨剧社、青春文艺社、一九三六剧社等,抗战初期有一致剧社,而军委会政治部所属各演剧队、宣传队,多在湖南演出,尤其演剧六队,在湖南艰苦奋斗十来年,演出《国家至上》、《夜店》、《清官外史》等大小剧目数十个。近年湖南话剧的佳作有《望断云天》、《世纪风》。湘乡人唐槐秋(1898-1954)原来留学法国,学的是航空工程,回国后却投身话剧,1933年建立中国旅行剧团,在南京、上海、北平、长沙、香港等城市巡回演出《雷雨》、《日出》等剧近百个,演出水平高,活动时间久(17年),为中国话剧作出了卓越贡献。
  湖南歌剧较话剧略晚。湘潭人黎锦晖于1920年在北京组织明月音乐会,后来创作《小画家》、《葡萄仙子》等儿童歌舞剧12部,创建明月歌舞团,首创中国歌剧。
  1932年,明月歌舞团曾来长沙、常德演出。长沙人黄源洛于1927年创作儿童歌剧《名利图》,1933年又将郭沫若的《棠棣之花》改编为独幕歌剧,并在长沙上演其译作《幼儿的杀戮时代》。新中国建立初期,湖南也曾上演《白毛女》等歌剧,并编演《双送粮》、《打击侵略者》等节目。20世纪80年代起,湖南歌剧复振,所演《深官欲海》、《蜻蜒》、《公寓13》、《从前有座山》等,均获好评,甚至有人誉湖南为“歌剧之乡”。
  湖南还有各种曲艺如弹词、丝弦等38种,多在民间作小型演出,或在电视、晚会中参加演出。近年有人用长沙方言演出相声和小品,颇受观众欢迎。总之,湖南的戏曲、话剧、歌剧和曲艺都有光辉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艺术,需要爱护,需要发扬。
  (作者单位:《湖南日报》社)【录自2008年5月出版的《湖湘文化研究与交流》2008年第2期总第4期】

(责任编辑:周顺)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推荐内容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