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湘人物 > 正文

【叶启勋及其最后的著作《阙的简史》】尧育飞2016年3期总105
2016-10-24 15:49: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代以来,湖南藏书事业异军突起。涌现出曾国藩、何绍基、袁芳瑛、方功惠、叶德辉、叶启勋、王礼培等一大批著名藏书家,这些藏书家为湖湘文化的瓜瓞绵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藏书家却逐渐为人所遗忘,其藏书事业和学术成绩也逐步淹没不彰,叶启勋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笔者新近获得叶启勋最后著作《阙的简史》,良有感慨,故撰此文,以纪叶氏生平大略并简要阐述其最后的著作《阙的简史》
 
一、叶启勋其人及其著述大略
    叶启勋是湖南现代著名藏书家,关于其生平大略,《长沙市志》已有记载云,其生于1900年,卒于1972年,“系叶德辉侄。毕生从事版本目录之学,以藏书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建工部情报研究所搞文物考古工作。著有《〈说文解字〉引经系传》、《拾经楼紬书录》、《书林余话》等。……经30余年之努力,得善本300种、10余万卷。1951年,其子叶运闿代表父亲将拾经楼珍善小书100余种、3000多册、2.3万余卷,悉数捐赠给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现绝大部分珍藏于湖南省图书馆善本书库。”
这个记载颇有些简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知悉叶启勋生于湖南长沙苏家巷,字定侯,谱名永勋,号更生居士、定父居士等等。他有许多印章,如“叶定侯”、“定侯流览所及”、“玉磵后人”、“拾经楼主人”、“拾经楼”等等。他少时即跟随伯父叶德辉学习版本目录知识,15岁时即开始拥有自己的藏书,他的藏书楼名“拾经楼”,与其叔弟叶启发“华鄂堂”在一处,二人与兄弟叶启藩共用藏书,有“中吴叶启藩叶启勋叶启藩兄弟珍藏图书”一方藏书印为证。1921年,叶启勋因事奔赴上海,在叶德辉的引荐下,结识张元济,获观涵芬楼藏书,此举令其眼界大开,大大提高了其鉴赏宋元珍本古籍的水平。1927年,叶德辉蒙难之后,叶启勋举家避难上海,名其居所曰“寄庐”。归家之后,叶启勋发现伯父观古堂藏书大量散佚,自己的藏书也遭遇了不小的损失,由此感慨“书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命也。”以为藏书无法世世保有,因而开始将从前所撰的题跋统名“拾经楼藏书题识”,从1928年开始,陆续发表在《图书馆学季刊》等刊物上。1930年,红军攻入长沙,叶启勋再次避难上海,乱后返回长沙,湖南中山图书馆馆舍和藏书大部焚毁,在叶启勋友人黄骏德和朱稚莼等人的努力下逐步恢复,叶启勋因而写下《中山图书馆观书记》一文,并捐赠《说文籀文》给中山图书馆。此后,叶启勋大力收购观古堂、东洲草堂等书籍,经过几年努力,其藏书数量和质量都更上一层楼。1934年,著名藏书家傅增湘携徐森玉等南游衡山,返程时道经长沙,特地到拾经楼访书。考《藏园游记》中1934年4月《衡庐日录》中记载有云:“(初十日)夜叶定侯来,奂彬同年之侄,富藏书,精鉴别,于目录版本考订颇勤,约游南岳回时观所藏善本。”又云:“(十六日)同森玉诣苏家巷访叶定侯,兼晤其弟东明,皆奂彬同年之侄。定侯昆仲出藏书见示,琳琅溢目,美不胜收。元本有《韵补》、《古史》、《宣和书谱》,影宋本有《重续千字文》,校本有叶石君《旧唐书》,毛斧季之《春渚纪闻》,钞本有小草斋之《猗觉寮杂记》、雁里草堂之《广川书跋》、旧钞《自堂存稿》,稿本有王鸣韶之《鹤溪文稿》。其他旧椠名钞,盈箱溢笥。余自入室,略话寒暄,即抽笔展卷,撮其大要,记于册中,凡兀坐三小时,卷不辍览,笔不停挥,仅阅五六十帙,然已烛屡见跋,目眵腕脱,疲不可支矣。其中最铭心绝品如《宣和书谱》、《重续千文》、《自堂存稿》当推为海内孤本,雁里草堂秦氏钞书尤生平所未见。惜为时苦短,不及从容校录,尽抉其佳胜以归,良用惘然。……今睹定侯插架,则精本秘籍犹能世守勿失,若芙川之于月霄然。余以诸书题识不及遍录,定侯允于异时汇写相寄,兹择其罕秘者胪于后幅,亦此行之眼福也。”在这则日记中,傅增湘盛赞叶启勋的藏书,以为他能继承叶德辉(字奂彬)的学术。1935年,傅增湘欣然为叶启勋《拾经楼群经题识》(即后来的《拾经楼紬书录》)作序,云:“长沙叶君定侯余同年生奂彬,吏部之犹子也。吏部君硕学通才……与余契合无间。尝数数为余称道定侯之贤,谓其劬学嗜古,克绍家风,余固已心识之……方惧学术之衰微,怅知交之寥落。今定侯乃能衍其世父之绪业,且骎骎光显昌大之,窃幸清芬之世守,更私喜吾道之不孤矣。”
《拾经楼紬书录》为叶启勋记载其所藏110余种古籍的题跋录,自1937年由长沙叶氏拾经楼刊行以来,广为流传,台湾有书局在20世纪60年代曾加以重印。2008年此书收入《湖南近现代藏书家题跋》中,由岳麓书社出版。2014年,此书列入“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第四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的流传,外加湖南图书馆近年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图书多有叶启勋旧藏,因而不少人仅仅将叶启勋目为湖南现代著名藏书家,而往往忽视了叶启勋的学术贡献。
事实上,早在刊刻《拾经楼紬书录》之前,叶启勋已经在《图书馆学季刊》《金陵学报》等刊物上连载《四库全书目录板本考》,在这部书中,叶启勋绍承叶德辉的版本之学,对《四库全书》中所收的“经部”、“史部”书籍进行版本考释,详定优劣,给古籍研究者和整理者带来极大方便。遗憾的是,是书虽在1937年前已经完稿,但由于叶启勋生活逐渐困窘,无力进行刊刻。嗣后抗战爆发,叶启勋曾将手稿交给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李小缘,但李小缘也四处颠沛流离,新中国成立后,此稿也无下文,或已全佚。此外,据《长沙市志》记载,可知叶启勋还有《〈说文解字〉引经系传》,而早年他曾补遗叶德辉《说文籀文考证》一卷,这些足以证明叶启勋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中卓有建树。他对《说文解字》有着如此深的造诣,无怪乎他曾藏了宋本《说文解字》。从叶启勋的学术兴趣,再看叶启勋的藏书,我们发现,他不单是一个藏书家,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可惜是被逐渐世人遗忘的学者。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叶启勋的藏书遭遇重大劫难。但幸而他嗜书如命,携带一批最为珍贵的古籍出逃。此后他长期在湖南耒阳、宁乡、安化等地流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抗战胜利以后,叶启勋在曹典球主办的湖南私立文艺中学初中部任教,还曾在长沙市工务局工作。1950年,叶启勋兄弟将藏书上交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不久,叶启勋奔赴北京建筑工程部。“文革”后期,叶启勋回到长沙老家。1970年元月,这位一辈子与书为伴的湖南现代著名藏书家在长沙老家去世,享年73岁。
 
二、叶启勋最后的著述《阙的简史》

    1949年以后,叶启勋的藏书事业停止了,但是他的学术研究还有没有推进呢?《长沙市志》仅仅记载叶启勋曾在建工部工作,至于其著述,可就没有论及了。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叶启勋此期虽无书可藏,也因为工作需要,不再做版本目录学及小学研究,却进入了建筑和考古领域的研究。1956年第12期的《文物参考资料》上,就有叶启勋的《长沙楚墓出土“雕刻花板”名称的商讨》一文,该文讨论了1953年,长沙仰天湖战国楚墓出土的“雕刻花板”问题,通过文献和实物比照,叶启勋认为这个“雕刻花板”是盛放死者的木板。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叶启勋为数不多的作品,由于不久之后“反右”等运动接踵而至,有人据此以为这是叶启勋生平最后的传世著述。的确,笔者曾走访过叶氏后人,了解到在历次运动中,叶启勋曾将自己的著述销毁,以至于无片纸留存。这是湖湘文化的一大损失,令人遗憾和唏嘘。
不过,就此认定《长沙楚墓出土“雕刻花板”名称的商讨》一文为叶启勋最后著述,显然还略显草率。近日,笔者在孔夫子旧书网购得油印本《阙的简史》一册,此书作者叶定侯,出版单位为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时间是1957年10月。叶定侯即叶启勋,他早年在《图书馆学季刊》上发表文章时也常用这个名字。该书有红蓝图书章6个,从图章看,此书曾藏于陕西省建筑设计院、陕西城市设计院等单位,可知当年曾在建筑系统内部单位广泛使用。油印本《阙的简史》正文内容共计25页,附图18张,占5页。正文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远古时期的“阙”的概念,第二部分陈述战国以迄于清代的“阙”的演变轨迹,第三部分为结尾部分,呼应当时“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号召,对这本小册子的价值做了一个基本的总结,并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从现存材料看,《阙的简史》乃是1949年以后学术界关于“阙”的第一篇系统性的论文。这个小册子文字仅仅15000余字,但是仅仅征引的文献就达到了80多种,附图达到18张,几乎囊括了当时可见的文献画像和出土材料,这可见叶启勋的博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也可见他治学的严谨。当然,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叶启勋早年所受的小学教育是何等了不起。叶启勋追随叶德辉,对考据学兴趣颇大,早年著作几乎也全是考证性质的文章,有人以为不过是书蠹。但是从1949后叶启勋转到自己并不熟悉的中国古代建筑和考古领域看,叶启勋并非榆木脑袋,也非“移动的书橱”,而是能够充分利用自己博览群书的优势,外加自己所受严格的学术训练,从而开辟出新的学术领地。
正是因为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叶启勋这位并无学历的长沙人,才能够在建工部立足,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委会”成员,与陈明达、戴念慈、杨耀、单士元、宿白、徐苹芳、陈从周、刘致平等人一道,去审定刘敦桢、傅熹年等人修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七稿。可以说,1949年之后的叶启勋已经不再是一个藏书家,甚至不再是目录版本学家,而已经变成一个古建筑学家,这由《阙的简史》等著作时可以证明的。而这一点,也应该引起研究者注意。另外《长沙市志》提到,叶启勋在建工部情报研究所工作,并不准确,从目前披露的材料看,叶启勋在1957年肯定是在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而1958年,建工部与建材部合并为新的建工部,这时候成立的机构是技术情报局。1965年,建工部与建材部又分家,且分别成立技术情报研究所。也就是说《长沙市志》的记载并不准确,准确的记载应该是叶启勋,新中国成立后在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1958年在技术情报局工作,1965年在技术情报所工作。
作为旧派人物,叶启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历次运动中,因家庭成分等原因,外加自己性格较为懦弱,因此,1958年之后,他不但不再有著述,反而还把从前写的手稿等都销毁了。由此看来,1957年10月出版的《阙的简史》应当是叶启勋最后的著作。不过,关于叶启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行踪和履历,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如其何时返回长沙,返回长沙之后的交游情况等等,都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关注。本文权当抛砖引玉,还请湖南文史耆旧和爱好者不吝赐教。(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分享到:

0
相关热词搜索:简史 著作 叶启勋

上一篇:【王东原主政湖南述略】李长林 黎天宇2016年3期总105
下一篇:【湖南近代教育家丁善庆】丁平一2016年4期总106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