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名老字号   
[0] 评论[0] 编辑

雷同茂瓦货店

长沙雷同茂瓦货店创始者雷文榜,世居长沙东乡鹿芝岭雷家湾(今属长沙县黄兴镇),租田耕种为业。后因家庭人口增多,入不敷出,有亲戚黄某在长沙城内学院街开瓦货店,经黄某引路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弃农经商,来到长沙南门口西首设瓦货摊。当时这一带是青草坪,系巡防营牧马之地,名叫牛马墙。他由于资本微薄,无力在大街上租赁门面,就在这里搭个棚子,用瓦缸作围墙,取店名叫雷同茂,一直小本经营14年。传至4代,由雷韵伯接手经营。雷韵伯16岁时就随祖母主持店务,后由胞弟雷荣仲辅助。最初本小利微,资金不裕,为偿还祖母经手扩建仓库场地所借债款光洋3000余元,又补偿铺屋地皮价款前后两契共光洋3700元,纯属借贷而来,每月须付利息80余元。因为铺屋地皮原系公产,开始不纳地租,至清光绪末年,才由清丈局填发租照,每年分上下两期交纳少数地租。1920年前后,长沙市政公所开始拆除南门口一带的城墙,拍卖基地,该店为保住码头,曾购地皮30余方丈,支付光洋2400余元;随后市政公所将余下之地皮降价为每方丈光洋40元,雷韵伯又筹款将六号地皮30方丈买了,支付光洋1200余元。从此才建立较为永久的店铺基地。


1933年雷同茂瓦货店兴建了三层楼的砖墙房子,屋顶全盖青釉筒瓦。这次建房共花去光洋2万元。不幸在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时房屋、货物被烧毁,损失光洋46000余元,加上倒账、赔保、搭股亏本等,又损失光洋1万元左右。1945年日本投降后再次重建铺屋,共付光洋5000元左右。估计历年前后获利光洋20万元左右。雷同茂瓦货店遵循祖辈流传下来的“五不”、“一创新”的经营方针,在改良品种,提高质量,适应社会需要和掌握市场变化各方面,有所发展。“五不”是:


1.不买进劣次商品。进货一定要选择名牌,保证以优质产品供应市场。

2.不卖出劣次破损商品。制造陶器的泥胚内不免含砂,多数产品都有渗漏,门市销售时要先加工修补。炊壶、瓦罐、炉锅之类,凡属绊系(瓦器手提处)有破损的和拆了底的则不予修补,一律报废,以免顾客购去使用时发生烫伤事故。

3.不开虚价,薄利多销。认真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4.不失信用。大宗整批业务,如筒瓦(又名琉璃瓦)、沟瓦、涵管以及酱园酒作行业用的胚缸、酒瓮、大小瓦坛等,多是成批定货。凡订有合约的商品,一定按议定价格和交货限期交货,保证质量,不搭次品。虽然有时因货币贬值,不免有些亏损,也要慨然承受。这种办法能起到较大的宣传作用,利用那些占了便宜的顾客,为店作业务宣传,说“雷同茂的东西硬是货真价实。”招徕了不少生意。

5.讲究服务态度,和气待人,不与顾客争吵。商品任凭选择,做到百问不烦,百拿不厌,遇到成批笨重商品,主动送货上门,方便顾客。


在创新和改革方面,雷同茂也有成功之处:


1. 仿造耐火砖,名曰“茂记火砖”,做砖胚时即压有印记。当时省内的造币厂、黑铅炼厂、玻璃厂等砌炉用的耐火砖全是从外国进口,价格昂贵,便找造币厂一位亲戚弄到样品,在铜官椅子湾福兴窑、保兴窑、寿兴窑试制成功,经过检验,质量虽比进口砖稍逊,但价格便宜80%,因此受到用户的欢迎,抵制了洋货的垄断。

2.仿制日本花钵。铜官出产的栽花瓦盆,原先只有绿釉、黑釉两种,从口到底,上下一样大,式样古老,钵形矮浅,还有一线内边,不受消费者欢迎。日本花钵,形高、口敞、底小,钵内不出边。其优点是:钵深可多放泥土,花枝长高大后,经得起风吹雨打不易折损;口大底小,口上无内边,花凋谢后泥土容易倒出;钵内不上釉,便于松散泥土并浸透水分。雷韵伯参照设计了图样,先在湘潭河东钵子窑试做一批,产品一出,供不应求。接着又在铜官椅子湾福兴窑、保兴窑、寿兴窑等处试制成功。随后又发动那里10多条窑仿制,还在衡山、渌口等地大量定做。每年销售约10万个。

3.仿造日本火缸。过去长沙人冬天烤火是在木架子上面架个生铁火盆。日本进口火缸,式样鼓形,古铜色釉,精致美观,省炭,无次尘,又安全。雷韵伯持样品赴铜官向各窑户大量定制,做出胚子后,在缸内加盖“雷同茂出品”印记,陆续运店储存。进入冬令,在湖南各家报纸大登广告,由此轰动一时,长沙和省内各市、县均来选购,后来还成批运销广西、桂林等地,每年约销6万个。

4.改良涵管。民国初年,湖南成立公路局,后又成立长沙市政公所,最后改为市政府。公路局先后修筑长潭、潭宝、宝武、长桃等公路,市政府拆毁城墙修筑马路,均需要大量瓦涵管。当时铜官、湘阴所产涵管,每筒两头都是平口,形状较短。公路局和市政府找该店洽谈,要求改良式样,在涵管的一头加做一个套榫,使每筒管子都能衔接起来,管子的口径以30厘米,长度以50厘米为适宜。当即签订合同定做一批,试销合格。除铜官椅子湾福兴窑、保兴窑、寿兴窑、狭口子、袁家湖几条瓦管大窑大批生产外,还有几十条窑承做。从此销路宽广,销数巨大。

5.设计改良各种坛、缸、钵子。如改良蒸酒用的大胚缸,它比老式胚缸要高1尺以上,优点是出酒率高,深受各酒厂和作坊的欢迎。又如酒酱业长年需要各种大小缸坛为数甚巨,历史上是由铜官、湘阴两地所生产,坛子式样笨重,又多渗漏,要加工才能使用。1930年遂设计定制大小酱浦坛、汾酒坛、腐乳坛等各种式样的坛缸一批,深受酒酱业欢迎,年销数字很大,无法统计。

6.经常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市场情况。如酒席行业需要各种蒸钵、扣钵等,为数很大,品种又多。经过调查,分成3类。一类如曲园、玉楼东、徐长兴,以及后来的潇湘、怡园等大酒馆;二类如德园、燕琼园等中等酒馆;三类是小酒馆如半仙乐、石三胜等,各类酒馆所用扣钵大小深浅不同。该店充分掌握了3种规格的钵子的销路情况,每年及早向窑户定制,品种规格齐全,只等主顾着人或打电话前来要货,立刻送货上门。

7 .扩大筒瓦(即琉璃瓦)生产,适应建筑需要。铜官窑户,过去只生产少量筒瓦。自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爆发的20多年中,各地的建筑工程颇为兴旺。当时修建大厦,时尚盖用筒瓦。最大工程如长沙兴建国货陈列馆、盐务局、何键公馆、湖南大学、清华中学、大麓中学、湘雅医院、天心公园、民众俱乐部、模范监狱、开福寺等,南岳修建藏经殿、祝圣寺和一些别墅,宁乡修建沩山寺,庐山修建诺那佛舍等,多是盖的黄、绿釉筒瓦,不论自办材料,或由营造厂商包料,都向该店定制,年销筒瓦在200多万皮以上。有一种蓝釉筒瓦,乃该店首创。如麻园岭湖南省卫生厅的屋瓦,就是在该店定制的,虽经“一火四战”仍然保持原状。

8.与同业开展竞争。辛亥长沙光复后,市区逐渐扩大,瓦货店逐年增加,到抗日战争爆发时共有80户左右。1938年“文夕大火”一烧,约有20%的瓦货店没有复业。铜官一带因连年灾荒战祸,窑工失业者多,有部分失业工人和老弱家属在大火之后(长沙未沦陷之前),陆续来长,在沿河摆设棚摊,贩卖瓦货度日,上起西湖桥,下至草潮门,新增摊贩达七八十户,新旧共有140户,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变化不大。而该店的资本比他们雄厚,人力也较多,在铜官、湘阴专设有常年分庄,其余产区也经常有两人前往收货,定购大宗陶器,照例先付定款几成,出窑验收一次付清。该店平日商品齐全,保证质量,并能包揽大宗生意,因而成为全行业的垄断者。由于在行业中居于有利地位,凭借多年经营中积累的资金,树立的店誉,加之金融后盾强劲,业务渠道宽阔,终成一业之首。


1956年雷同茂公私合营,定股折合人民币19000余元。还有投资外店(九如斋副食品店和恒康酱园)股金人民币5000元。雷韵伯被安排任雷同茂总店经理。1964年元月退休。


撰文:欧阳晓东 陈先枢

来源:2010年12月《湖南老商号》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董同兴刀剪号    下一篇 叶顺发古玩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