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馆藏文物   
[0] 评论[0] 编辑

东汉谷纹玉璧

东汉谷纹玉璧东汉谷纹玉璧

名称:东汉谷纹玉璧

时代:东汉  

尺寸:直径19.2厘米  肉8.2厘米  厚0.7厘米

级别:一级

来源:1985年长沙市桐荫里一号墓出土

收藏单位:长沙市博物馆

色润于身  纹嵌其表

——东汉谷纹玉璧

中国人自古对玉情有独钟,赋之深厚,绵延几千年经久不衰,这种极端的爱玉情结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征,凡是具有坚韧的质地、莹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这五种特征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中国人使用玉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人们给玉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玉,按照功能用途可以分为礼器、陈设器以及佩饰等。至商代,玉礼器,包括璧、琮、圭、璋、琥、璜等六器已经全部出现,结束了以往不全的局面。《周礼·春官》中对于“六器”功能详细记述:“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六器”中,尤以玉璧最为珍贵。

璧是一种圆形平板器物,用玉制成。《说文·玉部》中载:“璧,瑞玉,圆器也。”璧的形状通常呈扁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但也有出廓璧,即在圆形轮廓外雕有龙形或其他形状的钮。璧的用途很广,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祭器和礼器,《周礼·大宗伯》有“以苍璧礼天”之说,表明璧是一种礼仪上的器物;二是国事中的礼仪馈赠用品;三是佩系,用作不同身份的标志;四是砝码用的衡;五是辟邪和防尸腐,常作为古代帝王的随葬品,例如已发掘的汉代大墓中都有众多的璧出土,常放在死者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嵌在棺的表面作装饰用。

正因为玉璧作为六器之首,拥有礼天等其他玉器所不具备的功能,所有古人很是喜爱这种玉器,相应的在各地所发掘的墓葬中就出土了众多的玉璧,这其中位于长沙桐荫里的汉代墓葬中就出土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谷纹玉璧。

玉璧双面雕饰相同,近外缘和好部0.7厘米处,各勾勒一周阴线槽,内外阴线槽中间,肉部均匀地分布有11行阴线菱格形地纹,每格中饰有谷纹。这件玉璧用玉选料极精,制作工艺也是相当细致,可谓是玉器中的精品,实属罕见,尤其是玉璧上装饰的谷纹,特别令人称奇。

谷纹,是战国、汉代流行于玉器的一种似粮食五谷种子发芽状态的图案。因其形态非常酷似植物种子发芽的状态,“谷纹”便由此而来。谷纹被赋予种种传说及祭祀功能,更多的是寄希望五谷丰登、祈盼丰收之意。关于谷纹的来源,众说纷纭,有源于西周的卷云说、乳钉说、蚕纹说,海外有美国及台湾的变体龙纹说等。除此之外,还有学者提出谷纹是最初商代装饰玉器的鸟兽鱼等羽毛鳞甲图案演化而来。其实,无论谷纹从何发展演变而来,其精美的纹样是我们无法为之淡然的。

这件谷纹玉璧,纹饰精美,用料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东汉玉器,也反映了东汉玉器制造工艺的高超。东汉时期的玉器在玉雕加工技艺提高的同时,在刚卯、玉璧等佩饰或陈设玉雕艺术品上出现了吉语文字,流行的吉语有“宜子孙”、“长乐”、“长宜子孙”、“延寿万年”等祝福吉语,或是辟邪咒语。形式有浮雕和透雕两种,东汉玉器上的吉语文字笔画,比较喜欢用细阴线来进一步刻描,使玉器本身更加醒目。东汉工艺继承了商周及西汉琢玉的优良传统,其技艺更加完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汉玉器的技艺,具体表现在镂空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细部加工更加精细,细阴线雕刻工艺更加成熟。

东汉时期,玉礼器进一步缩减,只存有玉璧一种。这时期的玉璧,有一部分会在玉璧外缘处镂雕精美的花纹装饰,多位于玉璧的上端,呈三角状,俗称“出廓”。东汉玉璧出廓部分兽纹或文字线条的中脊,都有一条流畅的细阴线刻。

直观这件玉璧,使我们不禁联想到古人精湛的制玉技术,也让我们重温了那段玉文化。玉,将人们带入了纯净如雪的思想世界,不断地告诫人们“君子‘比德与玉’”,这也为人们心灵净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参考文献:

1]贾公彦彭林、郑玄.周礼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

撰文:张海军

供稿:长沙市博物馆 李历松

来源:2015年《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编辑:周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长沙陡壁山西汉王室墓印章    下一篇 战国三十眼琉璃珠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