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 所属分类  >  历史事件   
[0] 评论[0] 编辑

萍浏醴起义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长江中下游洪水成灾,米价大涨。醴陵浏阳和江西萍乡一带的饥民踊跃加入洪江会。自华兴会举事失败,哥老会首领马福益被清廷杀害后,会党图保再举。湖南留日学生刘道一蔡绍南受同盟总部派遣,从日本回来运动军队,重整会党,准备推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民国的武装起义。刘道一等到长沙后,即召集党人数十人开会密商,决定以会党和军队同时并举,以萍(乡)、浏(阳)、醴(陵)地区为发动起义的主要地区,并以该地区的会党为主要运动对象。会后,刘道一住长沙,负责与东京同盟会总部联系。蔡绍南往江西萍乡一带活动。十月十八日(123日)晚,龚春台、蔡绍南召集会党首领在萍乡上栗市西商家举行紧急会议,讨起义问题,但未达到统一认识。在此情况下,洪江会激进分子廖叔保乃独自至麻石集会二三十人,高举字旗首先发动。萍浏醴起义遂于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暴发。当日,起义军占领浏阳高家头,十月二十日,又占领金刚头及萍乡之高家台。二十一日麻石起义军头缠白布,手持土制武器,高举官逼民反反满兴汉的旗帜向仅有萍乡驻防营兵20余人的上栗市进攻。上栗防兵当被缴械,首战告捷,起义军立即整编队伍,定名为中华国民军南军革命先锋队,由龚春台任都督,蔡绍南为左卫都统兼文案司,魏宗铨为右卫都统兼钱库都粮司,廖叔保为前营统带,沈益右为后营统带。颁发了《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历数了清王朝投降卖国,残害人民等十大罪状,宣布起义宗旨为数千年之专制政体,不使君主一人独享特权于上,必建立共和国与四万万国民享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七月十日前后,醴陵之路起义,互相呼应。十月二十二日,浏南洪江会数千人,响应龚春台举汉字白旗于文家市;同日,浏东浏北之洪福会群众约万人于永和市发难;这些起义群众先后占领了南街市,西乡谭塘、高址等地。十月二十三日,在姜守旦的率领下,万余会众举义响应,但宣布不受龚部制约。旗号洪福齐天,另称中华大帝国南部起义恢复军,主攻浏阳县城。各路起义队伍集中打击清政府官吏和地方官绅,得到人民群众普遍拥戴。不数日,浏阳、醴陵、萍乡、宜春、万载数县起义人数总在三万以上,声势震动长江中下游各省。起义队伍的迅猛发展,使湘赣两省地方官惊惶万分,从十月二十六日(1211日)以后,清政府急调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四省兵力,分批向起义地区集中,除起义地区原有驻军及临时兴办的团勇兵力外,先后委派镇压起义的兵力在一万以上。浏阳是会党最活跃的地方,与清军的战斗最激烈。龚春台攻下上栗市后,于十月二十125日)晚主力进攻浏阳,以期会合浏南洪江会起义军和浏东、浏北之洪福会起义军,扩张战果。十月二十六日(1211日)起义军再攻浏阳城被阻。二十七清军分军南击,起义军在南市街石牛岭一带激战中,火药中弹爆炸,队伍混乱,清军乘势猛攻,起义军败散,邓廷保等战死,龚春台,蔡绍南转移。余众多北退与姜守旦的洪福会会合,洪江会主力瓦解。十月二十九日(1214日)清军乘胜北上,袭击洪福会首领姜守旦驻屯之溪山寨。姜守旦率部仓猝应战,不胜,退至大光洞一带。十一月二日(1217日)姜守旦率部转移至平江县境。十一月五日在沙铺遭到清军南北夹击,姜守旦受重伤,率余部退至义宁(今修水)境内。不久,又遭驻该地江西、江苏两省清军团勇的截击,队伍分散,姜守旦下落不明。至此,轰轰烈烈的萍醴大起义失败。清政府在镇压起义军后,颁布《清乡章程》。在浏阳、醴陵、萍乡、宜春、万载等县大举清乡,捕杀起义群众达三月之久,革命群众先后被杀达万人以上。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武装斗争,带有比较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色彩,起义虽然失败,但留下深厚的革命影响。孕育了这一地区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原载1997年11月出版《长沙百科全书》长沙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来源:名城长沙网旗下长沙百科网

编辑:周顺2024年4月2日更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长沙城安装电话    下一篇 创办湖南电灯公司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