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师范

2016-10-25 17: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78|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1992年长沙师范荷花池校园(今无)

长沙师范是由徐特立和姜济寰在辛亥革命后创立的一所县级师范学校,全称为长沙县立师范学校。位于今开福区荷花池,系利用清代泐潭寺遗址所建。老校园20世纪末尚存,今拆迁至长沙县星沙镇。徐特立对这所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为长沙师范第二部讲习班毕业生所作的《毕业歌》写道:

        休夸长沙十万口,子弟不教非我有。

        十八乡镇半开化,少数通人难持久。

        莫谓乡村阻力多,盘根错节须能手。

        莫谓乡村馆谷薄,树人收获金如斗。

        大家努力树桃李,使我古潭追邹鲁。

在这首歌词中,徐特立揭示长沙师范创立的背景和目的,抒发了致力于师范教育,以发展长沙小学教育的理想。

徐特立和姜济寰都是湖南长沙县人,早年都曾担任过乡村塾师。1905年,两人一起考入周震鳞创办的宁乡速成师范,成为莫逆之交。速成师范毕业后,他们一起在长沙县梨镇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姜济寰任校长,徐特立负责教学事务。

任长沙师范校长时的徐特立

徐特立(1877 —1968),原名懋恂,又名立华,长沙府善化县五美乡荷叶塅(今属长沙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读私塾。1895年在五美乡小塘湾教蒙馆,边教书、边自学。戊戌变法时受康梁维新思想的影响,随后又接受孙中山的革命主张。1905年曾入宁乡师范学校速成班学习,同年创办梨江高等小学。1906年起任教于周南女校,后兼任该校小学部校长,创办了湖南最早的教育刊物《周南教育》周刊。1910年前往上海考察小学教育,不久东渡日本,参观考察日本小学教育。 i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并被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1912年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任校长。1913年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修业学校、湖南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兼湖南孤儿园园长。曾为毛泽东的老师。1919年五四运动后到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木兰省公学和巴黎大学学习法文和自然科学。1923年到比利时、法国考察教育。1924年回到湖南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任女师校长。1927年春任湖南农民协会教育科长兼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并参加中国国民党,任国民党长沙市党部工农部长。

姜济寰

姜济寰(1879—1935),号咏洪,湖南长沙人。辛亥革命后担任长沙首任知事,与徐特立共同创办长沙师范学校,从事教育事业。五四运动时,姜济寰参与发起俄罗斯研究会,当选为俄罗斯研究会总干事,资助毛泽东等建立文化书社等革命活动。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南支部评议员、湖南省议会议员、湖南省财政厅厅长、湘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等。北伐战争时,随军进入江西,初任江西财政处长,江西省政务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六七月间,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离开南昌,遂委托姜济寰代理其职。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南昌起义,时任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主席。

辛亥革命后,姜济寰担任了长沙县首任知事。他虽身为“父母官”,但仍热心于教育事业。上任伊始,他就提出了一个创办1000所小学的计划。而要实现这一计划,最大的困难是师资严重缺乏。本来在1906年长沙县创立了一所师范学堂,但属于短期讲习和补习性质,显然难以满足创办1000所小学的需要。于是,姜济寰邀请徐特立主持筹办一所正规的师范学校。当时,徐特立正先后辞去省临时议会副议长和省教育司教育科长的职务,在长沙县第一高等小学堂任校长。姜济寰的计划正与徐特立“用教育来改革人心”的教育救国夙愿相吻合。于是,徐特立欣然应邀开始筹办长沙县师范学校。

善化县学宫崇圣祠

徐特立原来担任校长的长沙县第一高等小学设在原善化县学宫内,因此,长沙师范最先的校址也设在这里。徐特立将学宫内一些破烂房子腾出,连同走廊过道,稍加修缮,作为教室。为了筹得经费,他征得湘岸榷运局同意,将榷运局寄存在学宫内的一批硝磺变卖,得千余银元,暂时解决了经费问题。终于,长沙师范学校于1912年3月正式开学了。第一期招收了6个班,其中五年制本科两班,一年制一部讲习班两班,半年制二部讲习班两班,共300余人。

1912年东文庙坪长沙师范校址

为了给这所学校找一个永久性的校址,徐特立走遍了长沙城,选中了北门荷花池畔的泐潭寺。泐潭寺是一座创建于唐代的古刹,千余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但屡经战火,早已荒芜废弃。徐特立一经决定,姜济寰即以长沙县政府名义行文将这座古寺划给长沙师范,并拨了一笔建校经费。经过徐特立半年多的辛勤劳动,长沙师范的新校址在荷花池畔建成了。

泐潭寺石刻

徐特立正是以“子弟不教非我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求学的青年。他十分关心和爱护学生。在生活上他经常与学生同桌吃饭,以了解学生的伙食情况;他还经常与学生同寝室睡觉,以督促学生按时作息。有个学生脚上长了疮,他提来热水帮助这个学生洗脚,并帮他敷上药。当时,曾有人对此大加讥讽,认为堂堂校长,竟然做这些下等人干的事,有失尊严。徐特立却说:“校长教员关心爱护学生,是应尽的职责。” 

在思想和学习方面,徐特立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他常说:“教育者只要善于发现,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发展,缺点得到克服,就可以成为有用的人。”戏剧家田汉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天资聪颖却颇为调皮。一次,他与几个同学写了一些打油诗贴在自修室的玻璃窗上,取名曰“窗户报”。其中有“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元龙”、“黄竹村中鸡犬喧”等句,嵌入了徐特立、首元龙、黄竹村等教师的名字。事后首、黄两位老先生很生气,要求校长严厉训斥学生。徐特立一方面对田汉等进行了尊师的教育,另一方面又鼓励他们将聪明才智,写作技能用到正道上来,并肯定了“窗户报”的形式。田汉等人接受了校长的教导。于是,长师校园里,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窗户报”更多地涌现出来。

田汉在长沙师范读书时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得到了徐特立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徐特立经常带田汉去观看“文明戏”的演出,并鼓励田汉等人自己创作和排演话剧。他还把自己的购书折借给田汉等酷爱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学生,让他们选购自己喜爱的书籍,由他付款。正是因为他的关怀和爱护,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田汉后来之所以走上戏剧创作的道路,与徐特立的鼓励是分不开的。1947年,徐特立在延安欢度七十寿辰时,田汉特意从上海寄赠长诗祝贺。诗的最后写道:“学生遍天下,春风无不被,寒极暖亦近,雪深草弥翠。”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师生之情。

为了将这所学校办成高质量的学校,徐特立聘请了许多德高望重的饱学鸿儒和思想进步的后起之秀来校执教,如杨昌济、李肖聃、易培基、方维夏、陈奎生、汪澹华、汤执盘、黄芝冈、陈昌、柳直荀、熊瑾玎、罗学瓒等。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长沙师范办成了全省第一所正规的县办中等师范学校,在长沙乃至全省的师范教育史上写下了绚丽耀目的一页。

1914年,因经费困难,荷花池校舍出租给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计“押规千元,月规三百”,以此作为学校经常费用的开支。长沙县师范则迁往纱帽塘李公庙城隍庙内,办学6年。张敬尧督湘时,摧残教育,提倡迷信,粉葺城隍庙宇。1920年5月,学生王绳武等捣毁城隍庙神像,酿成惨剧。由于当时群众迷信思想浓厚,加之流氓地痞乘机捣乱,因而酿成一场火烧学生的惨案。一些地痞流氓,在台下掷石头喊打,与学生发生了冲突。混乱中,地痞流氓抓住长师学生王绳武、李宗稷2人,摔入殿前大铁香炉内,泼上煤油,活活烧死。接着,他们又聚众拥到荷花池长师校舍,捣毁教室多间。待到长沙县知事公署闻讯派兵前来弹压之时,暴徒已作鸟兽散。事后,学生联合会向长沙公署提出抗议,教育界群起声援,要求维护教育事业,保障学生安全,省督谭延闿迫于民愤,责成长沙县知事兼长师校长姜济寰进行抚慰,惩办凶手。在为2位学生举行的追悼会上,姜亲笔作挽联云:

    哀二生备受火金木土诸伤,戚戚余心,事后事前终有恨;

    拼一死以与怪力乱神相斗,悠悠众口,孰非孰是总能明。

随后学校又返迁荷花池。1924年7月,徐特立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因应对当时“男女不得同校”的禁令,于10月借长沙县立师范学校一隅,创办长沙女子师范学校,招收学生4班,180余人。1926年10月县教育会同意收归县办,并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

1927年“马日事变”,学校停办。1928年何键主湘,学校复办,改名为长沙县立中学,但培养的师资仍占毕业生总数的60%。到1935年,学校经费奇缺,再度停办。

抗日战争期间的19434月,杨骏接受恢复长沙县立师范学校之命,招收三年制普通师范班1个班,学生26人;半年制国民教育师资训练班男女各1个班,学生67人。两度停办的学校,得以弦歌再续。19444月,长沙沦于日寇铁蹄,学校毁于兵燹,师生离散。抗日战争胜利,校舍荡为废墟。19459月,仓猝复学。在校基上修复两间房屋作一、三班男生教室,搭起一个大窝棚作男生寝室,二班女生则借用长沙市学宫街居电巷两间仓屋,一作教室,一作寝室。是年冬,筹建教室3间,教员室1 间;翌年,又建教室6间,图书、仪器室各1间,将就使用。

    1946年秋,原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国立中学求学的湘籍学生复员回省,湖南省教育厅饬令长沙县立师范收纳非长沙籍师范生45人,长沙籍师范生15人,组成代办班,分编为三、五两个班,学习至毕业。

1949917日,长沙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康健、任善元来校接办。10月,湖南省教育厅又派督学姜国仁来校接办,改县办为省属,更名为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 

1966年3月九十高龄的徐特立与长沙师范的学生在一起

六十年前长沙县师范学校惨案

易甲瀛

长沙市师范学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当时校址在城北区纱帽塘,现成功街菜场所在地,比较狭小。其侧有长沙县城隍庙,祀有城隍王爷和李公真人偶像。民国元年(1912)谭延闿任湖南省都督,令将城隍王爷及李公真人迁往城南原善化县城隍庙内,将庙址改建游民习艺所。嗣因经费无着,不能开工。至民国二年改拨给长沙师范扩充校址。报经北京中央政府内务、教育两部批准,学校且已使用数年矣。

民国七年(1918)张敬尧督湘,最信奉神道,对省城各神庙、善堂无不热心捐助香资,以示诚敬。曾特请同善堂扶乩者八人,到省署扶乩以占休昝。长沙县城隍庙首士廖辑善等,迎合张敬尧迷信神道,呈请恢复长沙城隍庙。张乃令长沙师范让出原拨庙址。虽经长沙县教育会电申北京内务、教育两部请示,奉回批:“仍应坚持原案,不得变动。”但廖等向当道贿以金钱、仗张淫威,拒不退让。联合城厢内外二百五十八团迷信愚民,募资修复庙殿,强行将城隍王爷及李公真人偶像迎回,占用校址一半。学生等在当时黑暗势力下,莫可如何,惟有忍气吞声而已。

民国九年(1920611日,张敬尧在全省人民声讨和湘军进攻下,仓皇逃离长沙。长沙师范学生即向新任长沙县知事姜济寰呈请收回校地。姜允于军警布置完善后,再行办理。但学生迫不及待,620晚,正值端午节休假,教职员均已回家,无人守校。学生亦多回家,留校学生仅40余人,由学生会议决:于是夜四时许,启开原有通庙小门,进入庙内,将城隍王爷及李公真人两偶像打毁。李公真人被剁成数股,剥下神服,遍体浇以粪便。将庙门对外封闭,禁止校工不得外出,派人报告长沙县公署及各有关机关,请求保护学校。黎明,适市民救火转回,闻庙内有异,告知众人,旋即有人敲庙门,询之,谓系求神,学生见势不佳,不许开门。来人沿街鸣锣聚集渐众,气势汹汹,有强暴者将该庙门外所悬师范学校附设半日学校招牌捣毁,破门而入,学生初谋抵卫,见势众,退守事务室门首,众益踊进,取砖掷击,棍棒齐下,学生于是有逃者,狂暴之徒乘势喊打,深入教室、寝室,砸烂箱箧,抢夺学生衣服、铺盖、木器、教具、仪器、油印机等,堆积院中焚烧。殴伤学生达20人。事急时,厨工之寝室内躲避受伤学生3人,因四周被围不得出,一人带伤从屋上遁入隔邻教堂脱身,另二人遍体鳞伤,被捕。据目击者云:将此二人用被包裹身,浇以煤油,投入火中。事态发展约二小时,迨逃出学生奔告长沙县公署及省教育会,急派军警至时,众始散去。台案上贴有告白云:“只许打毁,不许携走。”据此以观,未必无主使组织者。

城隍王爷像

事后调查,计已死学生寻有尸体者王绳武,面目烧糊,血肉焦黑,又有李宗稷,重伤后,投入火中三次,以佯死得脱,后抬至湘雅医院抢救无效,气绝。其余有童文寿、唐至洁、刘冀、周少连,缪端祥、郭家侃多人,破脑断肢,打落牙齿,遍体鳞伤,内伤吐血,均由红十字会送湘雅医院诊治。尚有受木棒伤,砖伤者多人。学校大门角,事务室门首,血污凝结。教室、寝室、教务室、自习室各窗牖,门片及厨房柜、案、碗盏均粉碎。电话、电线均寸断。学生负伤而逃时,有被暴民追至新河者,有避入民家内室者,有逃奔至长沙县公署者,有二生逃入英算专科学校,追者又欲围攻该校,该校声明电请军队保卫,始退散。此时,只有北门一带学生经过附近,即有人喊打,或肆意讥笑,学生皆不敢着制服外出。

 622日下午3时,省城教职员联合会及学生联合会在省教会召开紧急联系会议。到会者约数百人,推工业专校成君主席。先由长师学生报告经过,刘君报告政府遣兵保护学校办法。决议由教职员联合会公推代表黄堃等4人,学生联合会公推代表左景銮等4人,女学界代表2人,往谒谭都督,提出四项请求。

()严缉正凶抵法。

()由谭都督提出开导愚民,并申明严办正凶,用实力保卫各校。

()收回庙产作为校产,毁灭神像。

()由校职员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及女界共选代表6人,慰问受伤学生,并委托长师学生全面调查学校损失及学生死伤详情。

谭督接见后,即申明责成地方交出凶犯,并派副官2人赴庙收回庙产,毁灭神像,饬速办白话告示,通饬军队严卫各校。

当时长沙县公署即将廖姓团总收押,另有4人至长沙县公署告学生毁神者4人,亦由县署收押。

初,长沙县知事拟将收押之5人移送法院。县教育界人士认为无此必要,须送总司令部用军法办理,因总司令已赴岳州前线,延至7月中旬谭督回长,案情始得基本解决。

    ()虽涉嫌幕后主使者未予深究,但先后枪毙打毁学校,殴毙学生之正凶彭保贞、胡兰桂2人。

()过去将城隍庙拨归长沙师范,仅止庙宇,所有该校一切财产如田地房屋等,每月约收租金数百串,并未提充学产,此次清理该庙财产,为数甚巨,勒令该庙总管交出契证,拍卖活款约1万元,悉拨充长沙师范学校经费。

    ()学生所受损失,酌情在减收学膳费中解决。

()由长沙县公署报省优抚死难学生王、李二君,拟定每人300元,分期付给。

长沙师范学校房屋被捣毁,一切器具已烧毁无余,复课不易,有如重新创建。特将原出租予第一中学使用之荷花池房屋收回,暂作校舍,9月开学,学生已陆续到齐。该校常年经费8000元,校长朱剑凡,力图发展,认为不足。经商请长沙县知事姜济寰允增为12000元,学校前途遂蒸蒸日上。

按:本文作于1980年,录自《湖南近现代名校史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转自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版《长沙百年名校》陈先枢撰稿)

上一篇:稻田师范下一篇:第一师范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3 19:05 , Processed in 0.1217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