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外交家吴建民的 “湖南文物之约”

2016-7-3 19:1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72|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吴大使与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博物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合影。
吴大使与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博物馆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合影。

  长沙晚报通讯员 熊建华

  6月18日凌晨4时左右,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在武汉遭遇车祸身亡,享年77岁。外交家吴建民翩翩儒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与湖南文物有一段奇妙的情缘

  作为“湖南文物珍品展”随展人员,我在荷兰与偶像吴建民面对面

  6月18日早晨,我刚一起床,手机网络上就出现了吴建民先生在武汉遭遇车祸身亡的噩耗,其时,我的两眼一黑,差点晕了过去……

  我跟吴建民先生的交往,是因为我是他的粉丝。 

  跟着宋世雄的讲解看足球,随着宋世雄的激情看女排,很多像我一样的人,通过宋世雄从视觉上了解、感知外面世界的故事,因此成为了宋世雄的粉丝。

  1991年1月,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像宋世雄的面孔,他就是新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发言人吴建民,这张面孔一出现,我就有几分特别的亲切感。

  吴建民是不是真的像宋世雄,可能有不同看法,但我一直这样认为。接下来的几年,他在电视屏幕上带给我的感觉,越来越像宋世雄。他举重若轻的谈吐、张弛有度的自信,让我们能津津有味地看一场严谨的新闻发布会,有时候,一场他的发布会看后,也给我一种女排拿下一场艰难比赛的感觉。

  我像喜欢宋世雄一样,成了吴建民的粉丝。幸运的是,因一个湖南的文物展览,让我这个喜欢者与偶像吴建民有了荧屏下的接触。

  1994年12月,湖南省博物馆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皇家新教堂博物馆推出了一个“湖南文物珍品展”,同年9月,吴建民从外交部发言人任上转任中国驻荷兰大使。这是他第一次出任中国驻外使节。

  1995年2月18日,我作为本次展览第二批随展人员之一飞赴荷兰。这次旅程对我来说不同寻常:第一次乘坐10多个小时飞机、第一次追着太阳西行、第一次踏上欧洲的土地、第一次体验了“阿姆斯特丹的水鬼”电影中表现的纵横交错的运河、第一次见识了不怕人的野鸭与鸽子……

  1995年的4月16日,这是一个周末,时雨时晴,空气清新宜人。应吴建民大使之邀,我与另一位随展组同事李晓莎,陪同专程来荷参加展览闭幕式的时任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刘健民、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熊传薪以及荷兰新教堂基金会的威恩先生、约翰馆长等,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大使馆。

  大使馆隐在一大片树林之中,馆舍楼层不高,远看像一处私人别墅,周围有小沟渠围绕,屋后是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坪,显得十分开阔。

  优雅、安静,却又不失大国风范。

  吴大使已在前厅等着我们一行,一见到大家,就非常热情地引导我们走进小会议室。话题从我们的展览、湖南的文物开始。

  “湖南文物珍品展”,1994年12月20日在阿姆斯特丹开幕,到4月16日, 已有116天了,购票参观的观众已经达到了十万八千人。荷兰朋友们说,这对于一个人口只有60多万的阿姆斯特丹,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

  湘潭商代青铜猪尊受追捧,吴大使决定将新春招待会放在该展厅举行

  那次随展历时两个多月,在此期间,我也走了不少地方,无论是阿姆斯特丹还是别的城市,几乎都能看到中国以及湖南元素。大街上, “中国湖南”字样的旗子高高挂起;交通要道,一个美艳的、被当地人称为东方维纳斯的马王堆汉墓出土舞俑的头像,被作为形象广告高调地张贴着;电视里,一位姓何的华侨为观众讲起了中国筷子的故事。有意思的是,一次,我与李晓莎在街头闲走时,还无意间看到了一张长沙艺术家谭盾演出的小广告。

  “文化、文物容易沟通,能增进彼此了解。”我不禁想起了吴大使说过的这句话。

  吴建民大使与湖南文物的缘分,真是不浅,他第一次当大使,就遇到了来自湖南的文物珍品展,一个小小的文物展览,就可以吸引十多万人参观,这意味着一个60万人口的城市,每六个人就可能有一个人参观了这个展览。而展览中的文物,最早的距今6000年,最晚的距今600多年,前后达距今3000年,这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华文明史啊。

  吴大使对来自湖南的这个展览情有独钟。他上任刚3个月,就放下别的工作,亲自参加了12月20日的开幕式,这个开幕式,是他上任驻荷大使后举行的第一次大型外事活动,也是他第一次担任大使举行的第一个大型外事活动。

  开幕期间参观展览,一件出土于毛主席家乡湘潭的商代青铜猪尊引起了吴大使的特别关注。

  这是一件铸造于距今3000年前后的商代晚期青铜器,这件器物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也与中国生肖文化联系到一起。他马上联想到,接下来的中国农历新年正好是猪年,生肖信仰,非常中国,也很世界,用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发行生肖邮票祝福中国新年,已经是中国特色的全球性流行文化了。

  这件器物,显然是一个便于沟通的文化符号,于是,他决定把1995年、中国农历猪年的新春招待会定在该展览的展厅举行。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十分高明的安排。招待会邀请了女王的大管家、荷兰政要、知名人士、各国驻荷使节等,大家一边欣赏来自中国湖南的文物,谈论猪的故事,气氛轻松、友好、活跃,令人印象深刻,媒体的宣传报道也平添了情趣,多了关注。

  猪尊,在荷兰,也几乎成了明星。有次,我与同事在一个小酒吧遇到一位大胖子,当他得知我们来自中国湖南、是湖南文物珍品展的随展人员时,马上兴奋地一边做手势、一边高兴地叫着“pig”“pig”。

  吴大使用文物开启了他的第一个大使职位上的沟通之旅,而湖南的文物,确实用独特的风格、浓浓的中国风,为他提供了挥洒的切入点。

  通过吴大使的巧用,一个原本普通的中外文物交流展览,平添了鲜活的时代内涵。

  因为展览的影响与成功,他向我们表示,展览闭幕式不仅他自己要去参加,而且还要带一个正在荷兰访问的中国市长代表团的同志一道参加。

  聊到高兴时,他甚至主动聊到了他的夫人施燕华,也在离这里仅两个小时车程的卢森堡当大使,他还细心地邀请大家一起到大草坪照了一张合影,并与大家约定,回国后,他一定安排时间到湖南看看湖南博物馆和同志们。

  4月18日,“湖南文物珍品展”圆满闭幕,吴大使真的来了,而且带来了市长代表团的市长们。

  一番热烈的话别、“再见”之后,我们的展览结束了使命,吴大使也去忙他的大事去了。

  他要忙着张罗中国农业部到荷兰考察农业的代表团;忙着拜访荷兰女王以及议院议长、政府大臣;忙着拜访荷兰企业家协会主席与经济界的重量级人物;忙着谋划时任荷兰首相柯克访华事宜……

  小小的“湖南文物之约”没有因大事缠身而忘记,吴大使终于如约而至 

  1996年,我突然发现,吴建民大使出现在日内瓦,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唇枪舌剑。原来, 1995年12月,他就离开了荷兰,1996年1月,转任我国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的常驻代表了。

  这个时期,正是西方国家拿中国人权说事喋喋不休的时候,吴大使要忙碌的大事太多。小小的“湖南文物之约”,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自己也可能忘记了。

  但是,1997年10月31日,湖南省外办突然通知湖南省博物馆,吴建民大使要来馆里看望老朋友。

  吴大使如约而至。他一到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陈列馆,还没有踏上台阶,就远远地伸出了他的手,像老朋友一样,与到过荷兰的同事们热烈握手。在这里,不需要外交辞令与礼仪,一切都是自然流露的真情。

  他花了半天时间,仔细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的陈列,观摩了湖南博物馆的藏品,并再次提到了文化、文物沟通的话题。显然,荷兰“湖南文物珍品展”的成功,已深深扎根在他的脑海里。

  说句老实话,1995年,他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约定的回国后找机会到湖南来看看大家,我一直认为是句客套话。即使他当时真的这么想了,我也觉得,他有忙不完的国家大事,这种相对很小的约定、芝麻绿豆之类的小事,忘记了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也许,这是吴建民的承诺、这是一个外交官的承诺,他没有像我这样看轻这次约定,因为,这次约定是文化之约、文物之约。

  而他,吴建民,确实是一位深知中华文化魅力、善用中华文化魅力的大使。此次湖南之行结束不久,他转任中国驻法国大使。任上,我们不时看到他在文化上做的文章,塞纳河边,出现了中国文化中心;埃菲尔铁塔,在中法文化年期间,居然染成了红色!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一件小事,一个无关大局的对湖南文物人的践约之行,对吴大使而言,可能是习以为常的事,在他的人生故事中,早已随风飘去,但他信守承诺的品格,却在我们这些相约之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千乘之国,敬事而言”,当这样的人、当这样的外交官、当这样的发言人,代表自己的祖国向世界发出承诺时,传递的声音,更多的是信赖、信服、信心……

  这样的人,值得永远纪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08:58 , Processed in 0.09693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