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一条街,一幅百年长沙微缩地图

2015-1-18 09:2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45| 评论: 0|来自: 三湘都市报

    正在建设中的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图,詹王宫、城隍庙都将重新出现在未来的长沙城里。

    这张简单的都正街街区图上,一到四条巷已恢复百年前的名姓,分别是铁铺巷、香铺巷、广安坪和詹王宫巷。

    【编者按】 

    不管本地“老口子”,还是从别处迁徙而来的新长沙人,说到长沙老街,可能最先忆起的,是日日熙攘的太平街、经历过拆迁风波的北正街。它们或过于商业化或经历城变,总承载着长沙人对这座老城以及老街坊们依依不舍的温情记忆。真正的老长沙风味何处寻?

    都正街,也许你对这个名字、位置和故事都不熟悉,但这里却曾是长沙最重要的军事区域;住着这座城市的两位神仙;达官贵人和百年老店在此风流云散……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老街坊百年不变,仍保留着长沙百年最原汁原味的都市风情。

    如今,这条街又面临着全新的机遇,资本和政策的支持也许会让所有的长沙生活化石持续下去。让我们一起在一条长沙老街的历史和现实中逡巡。

    石板路、舞龙舞狮、特色小吃,久违的面人窗花……新年元旦前一天,为了庆祝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建成,这条街上演了一场极具老长沙风味的新年庙会。在人群中,66岁的余东海笑得格外开心,他不仅是这条街的老住户,还是都正街历史文化街区招商部负责人,他开心地说:“这条街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当官的,开店的,还有当妓女的,这条街上长沙一百年的历史都有。”

    口述人:余东海(一辈子住在都正街上,66岁)

    马明德堂曾经是长沙最有名的卤菜店

    从清朝起,都正街就是一条商业街。虽然不如南门口热闹,门店不如坡子街、八角亭的行号阔绰,但街头巷尾也分布了各类商铺。

    马明德堂卤菜店是其中最名声在外的,号称百年老店、百年老锅。店堂很小,只做外卖。品种不多,只有酱汁肉、酱汁肘子、粉蒸肉、各色卤味等。产量也少,每天晌午炮后就收场了。卤菜味极好,尤其是酱汁肉,每斤约十块,每块用一根席草系住,最合长沙人口味。它出名就靠一口百年陈卤锅。听老人们说,这口卤锅的香料共72种,其中含有人参、三七、冬虫、灵芝、首乌等珍贵药材。每天卤后必烧开一次,并定期加料,以保持永不变质。这家卤菜店1956年公私合营,现在已经没有了。

    这条街主要是小本经营,卖的都是民生日用品,除了马明德堂卤味店,还有杨松泰香铺、丁道生草药店、汪鸿泰铁铺、游祥生豆腐店、保利车行等也是当时长沙有名的店子。

    江婆婆去世,全街的年轻人为她戴孝

    到我们懂事的时候,一些老行当就没有了。街上剩下的店子主要是两家鞋店、两家豆腐店、两家木工店。廖家和杨家做小木,江望德和李德盛做鞋。游(谐音“油”)豆腐是最著名的,全长沙人都到这里买。现在天心阁的雕塑地图上还标有游豆腐店。衡家也是豆腐店,我们喊衡豆腐,这些店家的后人都还住在这条街上。公私合营以后,做小木的杨家到了长沙三木工厂,游豆腐家则慢慢凋零了。

    当时的店家都是祖传,街上的民风也很淳朴。专做棉鞋的江望德是孤寡两口子,膝下没有子女。江婆婆人非常好,我们大人出去了小孩没人带,她就帮我们望着。他们两口子先后去世,我们街上都自发给他们开追悼会,非常热闹,全街的年轻人都为两位老人戴孝。

    衙门旁边最安全,所以有了“广安坪”

    都正街还有一点和长沙其他巷子不同,它是好几个衙门的所在地。这些巷子也被普通老百姓称为“官街”。都正街集中了清朝绿营制度下的军事机构,这里有都司衙门,是军队的指挥机关,边上有个千总署所在的千总巷,还有游击署所在游击坪。所以当时的都正街是有驻军的。

    铁铺巷就是这样得名的,里面有一家王家铁铺专门做军队的生意,比如调整刀枪,修补兵器;为骑兵修、打马掌;也打一些锄头、篱笆等民用物资。这家铁铺生意广,名气大,最后就成了这条巷子的名字。

    都正街三条巷原名广安坪,原来是禁烟局的所在地。长沙人以前抽鸦片抽得厉害,到民国三十四年(1935年),当时的省主席何键做了一个统计,当时的湖南贫困烟民都有19万。早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就在都正街成立了一个禁烟查验所,前面是个衙门。一般来说,衙门附近是最安全的,所以叫广安坪。后来何键又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湖南省禁烟委员会,那块碑一直压在墙角。

    这些巷虽然不长,但条条巷子都有它的故事。

    长沙当年的高档妓院都在这里

    除了商人、军人和普通百姓,都正街上还出现过另一类人:民国时的长沙高级妓女。

    这里的小瀛洲和清香留,住的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小瀛洲在马王街到蔡锷南路之间,相传是唐代潭州刺史杨凭的园林“东池”所在地。到了清朝道光年间,曾任永顺、沅陵知县的王璋辞官定居长沙,买下这片园林加以扩建,其间小桥流水,花竹掩映。园中有水池数亩,内可泛舟,池中有岛,岛名“小瀛洲”。

    清香留的得名,一说是因为有私家园林,香气宜人;民间则是传说这里民国初年住着一个姓刘的捕快。他是北京人,一口纯正的京腔,人们戏称为“京腔刘”,并取其谐音“清香留”。

    这一截巷子很安静,慢慢地都修了公馆,至今清香留巷中还留存着数栋青砖清水墙的老式公馆,院中有天井,内墙都是木结构。据说长沙著名武术家柳森严的九姨太就住在此地,她的公馆仍保留了原貌。

    这里还是高档妓院的所在地。当时长沙的低档妓院在番城堤,那里接近码头,对象是上岸的船民、苦力大众和做小本生意的人。小瀛洲的对象则是达官贵人。所以过去有句俗话,番城堤出三妖,荔枝桂圆南红枣,就是当时著名的三个妓女。

    1949年解放后,所有的妓女都集中教育,有病的诊病,把她们分布到长沙市各个小型厂矿。我所在的油漆厂也有两个,是我们的同事。她们都长得漂亮,就是不能生育。不吵架还是客客气气,和正常人一样,但一吵架就揭老底。但是她们的老公做人不起,一般只有出身不好的人才会讨妓女做老婆。

    ■文/记者 王安琪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3 15:46 , Processed in 0.1059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