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陶侃的故事

2012-5-23 12: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58| 评论: 0|原作者: 顾庆丰|来自: 名城长沙网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这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感念其曾祖父在长沙的赫赫功勋时写下的诗句。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大将军、长沙郡公陶侃……

    陶侃幼年丧父,因此而“家酷贫”,但他“少有大志”,还有一个非常勤劳贤慧又深明大义的母亲。有一天大雪,孝廉范逵慕名来访。陶侃因家贫,怕没有好东西招待,怠慢了友人,心里十分焦急。母亲看在眼里,安慰他说,你只管待客吧,我会想办法招待的。于是,她把头上的长发剪下,换来大米和酒菜招待范逵,又卷起自己铺在床上的干草,切细切细,喂饱了范逵的马。不久,陶侃出任渔梁吏,管理一个渔场。他念及母亲平日粗茶淡饭,就用陶罐装了点腌鱼,托人送给母亲吃。不料母亲不但不吃,还把装鱼的罐子打上封条退回,并附信责备陶侃身为官吏,就不应该把官物送她。如果这样,不但不会使她高兴,反会增加她的忧虑。这些事范逵知道后,十分感动,他感慨地说:“非此母不生此子!”

    后来,这些事情传开了,长沙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母亲,就在城南沙河街北段陶母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贤母祠,并把祠址所在的街称之为“礼贤街”,一直传承至今。

    陶侃后来官至征西大将军,都督包括长沙在内的八州军事,又封为长沙郡公.经常驻节长沙。他见长沙因连年战乱,变得地荒人稀,百姓生活十分贫苦,不忍扰民,就驻军于岳麓山下,用草搭在杉树上结成圆形草屋,居住在里面,并积极组织百姓努力恢复生产,他说:“民生在勤”,要“勤务稼穑”。有一天,在岳麓山下,他见一个人手持一把生稻走了过来,就上前问他为什么。那人随便答道,扯把玩玩。陶侃一听大怒,说:“你不种田,还扯坏人家的庄稼,真是岂有此理!来人!……”陶侃立即令随从,给他以鞭笞处罚,并将此事张告出去,以告诫人们尊重勤务稼穑的百姓,珍惜劳动的果实。

    与此同时,陶侃还十分重视治兵。有一次,他发现有的部下酗酒赌博,就立即将他们的酒器和赌具全部丢进湘江,并严惩当官的。他说:“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我辈,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在陶侃的言传身教下,他的部下多廉洁奉公,勤于职守,就连长沙的百姓也深受教育。他们在城南修建了一所惜阴书院,以倡导发扬陶侃的惜阴精神。至今,长沙还有以“惜阴”命名的“惜阴小学”和“惜阴里”。

    陶侃疾恶如仇,经常为民除害。他曾经在岳麓山下斩杀过一条吞吃百姓家禽的大蟒蛇。

    陶侃晚年奉命节驻武昌,但他仍情系长沙,多次上报朝廷回归长沙养老,但一直未获应允。公元3346月,陶侃重病,再次向朝廷上表告老。朝廷最终应允,于是陶侃终于踏上返归长沙的路程。他车出武昌,登舟临津,行至樊溪,突然病情加重,弥留之际仅留下归葬长沙的遗命,然后安然逝世,享年76岁。

    长沙百姓遵其遗命,将他安葬在长沙“城南二十里处”的一座青山上。今天,人们尊敬地称这座山为“陶公山”。

(本图文录自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长沙的传说——民间记忆中的历史与文化》顾庆丰/著&摄影,作者授权名城长沙网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19:34 , Processed in 0.09608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