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湖湘文库·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言

2010-6-15 14: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484| 评论: 0|原作者: 孙文辉|来自: 名城长沙网

(请接上页)

       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源自民间,或本身就是一种民间文化。如何认识这一民间文化?我们将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些简略的描述。

       民间文化的生成、传播和发展,与自然的地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河湖港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福地,又是文化传播、交汇与繁荣发达之所在。与此相反,深山僻峒是人类避难与安居的圣地。高山,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山脉,隔断了文化的传播。恰恰就是这种阻碍和隔断,造成了一个个闭塞的“独立王国”,保存了一些原始生态的文化;也正是这种阻碍和隔断,构成了一个个各具色彩的文化之圈,形成了种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

湖南,正有着这样一个丰富而多彩的自然环境。因此,至今绵延千年的世俗艺术和几近消亡灭绝的原始祭祀文化,在湖南这块广袤的大地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

我们先从空间的视角来看看湖南。

湖南省中部、北部地势低平,东部、南部、西部三面山地环绕,全省地形呈马蹄形丘陵盆地。西北有武陵山脉,西南面有雪峰山脉,南部是五岭山即南岭山脉,东面有与江西交界的九岭、武功、万山等诸多高山。

湖南的地形如同一个敞开的胸怀,黄河与长江古老的文明,都是通过辽阔的洞庭湖平原而闯入自己的怀抱。从万山丛中流出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如同流动的血脉,将外来的文明输送到边城地角;同时,也把自己古老的文化——那些曾经附着于古老祭祀中的民族史诗、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民间音乐……带向四面八方,成为湖南人一个个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

       经过较长时期民族民间文化的调查和研究,我发现:随着历史的演绎,在湖南境内大体形成了的五大文化区域。它们分别是:湘北洞庭文化圈、湘东至湘南的湘江文化圈、湘西北武陵文化圈、湘中梅山文化圈、湘西南雪峰文化圈。

       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这五大文化圈中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洞庭文化圈:洞庭湖区是湖南最早被开发的地区,它包括岳阳全境,以及益阳、常德的部分市县。从旧石器时代的“更新世纪”中晚期到公元3世纪的秦汉时期,今洞庭湖地区属于河网交错的平原。至迟在10万年前,人类的活动开始在这一地区频繁地出现。1979年在澧县鸡公垱旧石器遗址发掘和采集到的石片、刮削器、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200多件旧石器,2000年在洞庭湖区的核心部位——沅江赤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砾石三棱大尖状器”等8件石器,都证明10万年之前,人类就在这里生活和繁衍。在洞庭湖区的岳阳、益阳、华容、安乡、临澧、澧县、常德等地区,发现的数十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都说明洞庭湖区同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如果说湖南是一个三面环山、相对封闭的王国,那么,洞庭湖区则是这个王国开放的大门、敞亮的窗口。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都是从这张大门进入湖南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里的民间文化,如岳阳端午节的龙舟习俗、汨罗长乐故事会、湘北的戏剧声腔和丝弦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有吴、楚文化的影响,又受岁月更替的浸淫,呈现出了一种内外交融、多姿多彩的形态。

       湘江文化圈:面积最为宽广,包括湖南东部、地处湘江流域的长沙、湘潭、株洲、衡阳至南部郴州、永州的部分地区。这一区域是具有湖南本土特色、较为先进的区域文化带。炎帝南迁、舜帝南巡都是溯湘江而上。依据民间传说,炎帝南迁的足迹,是从湘江至衡阳转耒水,达到了郴州地区;而舜帝巡视却是继续沿湘江而上,其终点达到了永州。换言之,炎帝的水路旅程为湘江下游,而舜帝却走过了湘江的下游和中游。考古资料证明,农耕文明在远古时代就已经进入了这一地区。

       在湘江文化圈中,有一处著名的文化景观值得注意,那就是祁阳县湘江西岸的浯溪。浯溪,处在湘江中、上游之间,是通往永州以及广西、越南的必经之路。自唐代文学家元结辞官居此之后,历代名人黄庭坚、张栻、秦观、王冕、杨维祯、米芾、解缙、沈周、吴大澂,都在此留下了题刻。这一文化景观充分证明了远在文化发达的唐宋时代,湘南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并不亚于湖南其他任何地区。

       这一区域间,与炎帝、舜帝有关的传说,与道教文化相联的仙话,与市场相连接的手工技艺,以及汉民族较为普遍的民间传统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比较丰富。

       武陵文化圈:是以水流湍急的沅水、酉水为边界,以武陵山脉南麓为栖息地的文化区域,它包括现在的张家界市全境,以及常德、湘西自治州、怀化市部分地区;同时,这一文化区域实际已经超越了湖南省的行政区域范围,在西北方向达到了四川和湖北的相邻地区。

       考古资料显示,武陵文化圈内,从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代的文化趋势,是外来文化的不断迁入。最早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为濮人。春秋时期,活动于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巴人,被强大的楚人打败,开始进入到这一地区。战国时代,部分巴人入川建国;公元前316年,巴国又被秦国所灭,一部分不愿臣服的巴人转向南面山区;另一部分巴族士兵,跟随秦人南征,后在武陵山区留居下来,成为当地蛮夷之长,即以后的田、覃、向等姓氏。自宋以后,这些强宗大族成为土家族的上层人群。相对后进入的巴人而言,原居此地的下层土著居民,自称为“毕兹卡”——即本地人。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被认定,是迟至195610月的事情。在此之前,曾被认为是汉族或苗族中的一部分。

       武陵文化圈的民间文化,多为土家族历史文化。至今,无论是沅陵“辰州傩戏”,还是张家界“阳戏”,当地人还是称其为“土家傩”和“土家族阳戏”。土家族的毛古斯、打溜子、土家织锦等等,近年来已经走出古老的山寨,成为举世瞩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这一区域中,还有白族与维吾尔族两个兄弟民族的同胞居住。白族为宋末元初因战事由云南大理迁徙而来,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主要聚居在桑植县。湖南的维吾尔族人口近8000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之外维吾尔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为明洪武初年因驻守屯戍而迁至常德市的桃源县。在这里,他们也留下了自己富于特色的传统文化。

       梅山文化圈:梅山是一个以湘中梅山为核心的古老历史地域的称谓。梅山文化的影响不但深入到了湘南、湘西南,也波及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其范围包括湘中的娄底以及益阳、邵阳、湘潭的部分市县。梅山文化圈的文化,实际上存在着以北宋熙宁五年即公元1072年为分界线的、前后两期截然不同的文化。前期为早期的瑶苗族文化,后期为汉人的移民文化。前期瑶苗文化,成为部分湘西南雪峰山文化的根脉;后期的移民文化,成为近、现代湖湘文化的重要源头。

       因此,梅山文化圈内的民间文化,既保留了早期瑶苗文化的印痕,如安化境内的风雨桥建筑工艺,新化境内的傩祭“捉猫公”仪典;又具有受外来先进文化影响、与本地生态文明相陶冶而形成的鲜明特征,如崇礼重教、耕读传家、尚武仗义、开拓进取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文化的积累并向外辐射的结果,就是梅山及周边地区厚重的文化和近、现代辈出的人才。

       雪峰文化圈:包括湘西自治州南部,以及怀化、邵阳、永州的部分地区。湘西南雪峰文化圈的文化形态十分丰富和复杂。这其中包括有以苗族文化为主体,苗、瑶、侗、汉族文化为内容的各民族文化。各族之间,有联系、有相似之处,也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别。

       苗族,是世居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古老的民族。现居住在湘西自治州内的苗族,多以蚩尤(索戎)和欢兜(仡欢)为自己的祖先;而居住在怀化、永州境内的苗人(包括沅陵境内31万自称为“果熊翁”、“瓦乡人”的族群)、瑶人,多以盘瓠为自己的祖先。

       居住在湖南境内的部分侗人,现存的文化形态与苗族、瑶族有一定的差别,如侗族的“萨岁文化”在通道侗族自治县还十分兴盛;鼓楼、风雨桥等民族建筑,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征。因此,如再加细分,侗族文化区域也可以单列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圈。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从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结果看湖南苗族与湖南侗族,在人类学特征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有学者采用活体观测的方法,对湖南苗族328例、侗族320例的头面部进行了10项形态特征观测,结果表明两个民族之间并不具备明显的民族差异,但他们与国内其他民族比较,却具有显著的民族特点[1]。同样,从非物质文化遗存来看,湖南的侗族大歌与苗族歌鼟,也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

       湘西南雪峰文化圈的形成,与湖南的历史变迁有很大的关联。受外族入侵的影响,原居住在湖南全境的古苗人开始向西和西南迁徙,最终定居在沅水中、上游的雪峰山区(部分徙居更遥远的两广乃至越南)。雪峰山区峰高林密、岭壑交替,艰苦的生活环境,使这里的人们聚寨而居、同甘共苦,从而形成了不畏艰难、乐观向上、诚实敦厚、“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善恶分明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民族精神的引领下,人民能歌善舞、乐聚好客的民间习俗至今十分兴盛。

       湖南五大文化圈的形成是历史变迁的结果。在五大文化圈之间,也有重叠和交汇的部分,如洞庭文化圈、湘江文化圈、武陵文化圈相交接的地区,文化的边界就不那么明显;在武陵文化圈与雪峰文化圈接壤的五溪地区,其文化形态就更加丰富复杂、多姿多彩。

       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五大文化圈内,呈现出丰富多彩、自成体系、互有影响而各具特色的形态。(请接下页)



[1] 《湖南苗族、侗族头面部10项形态特征研究》,载《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第34卷第3期,20067月。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8 21:54 , Processed in 0.0910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