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彭遂良、彭昭墓与“钟毓彭氏两国殇”

2009-8-2 12: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29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彭遂良、彭昭墓位于岳麓山禹之谟墓左侧,茔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冢由花岗石砌成长方形。墓冢由花岗石腰椎形墓围围砌,墓围正后方嵌汉白玉石碑三通,中为墓碑,上直书陆军上校彭烈士遂良墓、陆军中校彭烈士昭之墓;左右刻有新化苏鹏撰墓志铭。冢前方以整块条石为栏,八字形墓道向前开敞,墓坪内设有拜台。

彭遂良(1878-1911),字若海,号从浩;彭昭(1884-1911),彭遂良胞弟,清郴州宜章县人。彭氏兄弟自幼就读于族叔彭邦栋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人介绍,偕至长沙,入禹之谟所办惟一学堂。次年夏,参加禹之谟发动的公葬陈天华、姚宏业运动,被开除学籍,回到家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组织革命交通机关于嘉禾、临武边境。事泄,复于湘粤边山区潭源洞组织秘密武装。宣统三年(1911年)冬,与彭邦栋等在宜章发动起义,率部入城,因遭清兵袭击,同时殉难。

彭遂良、彭昭兄弟出生于湖南宜章县迎春乡琦石村。彭家在当地为大族,彭氏兄弟的曾祖和祖父均担任过县学教谕,父亲彭齐蕃在当地也很有名望。母亲陈玉仙,安徽人氏,贤淑温惠,理家有方,生五子一女。彭遂良居长,彭昭排行第三。彭氏兄弟少时,父亲去世,遂由母亲掌管家业,将子女扶养成人。

彭遂良自幼聪敏过人,在乡里有神童之誉。在读书期间,他就喜欢探讨古往今来得失成败的原因,关心国内外大事,深得乡人赞赏,认为他知识渊博。成年后,彭遂良身材魁梧,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当时村里劣绅随便放出牛马糟蹋农民的庄稼,乡民敢怒而不敢言。彭遂良知道后,心中愤愤不平,遂发动乡民与豪绅说理,坚决按乡规民约进行处置。

彭昭与其大哥一样,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练就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也非常关心国家民族大事。一次,先生在上课时讲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求和,签订了《马关条约》。彭昭心中极为难过,站起来说:先生!我们中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为什么还受日本的欺侮?我长大后,一定要为国家出力,打败日本强盗。先生夸奖道:汝志可贵!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彭氏兄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产生了救亡图存的思想。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经人介绍,彭遂良、彭昭前往省城长沙惟一学堂学习。该校为湖南教育会长、同盟会湖南分会负责人禹之谟所办,学校除对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教育外,还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它是黄兴、刘揆一培养革命骨干的基地,也是同盟会的秘密联络机关。彭遂良、彭昭兄弟在这里学习非常用功,他们节衣缩食购买《猛回头》、《警世钟》、《新湖南》、《民报》等进步书刊来阅读并分赠各处。在此期间,彭氏兄弟先后被吸收为同盟会会员。

次年523日,在禹之谟的主持下,长沙各校师生万余,不顾当局的阻挠,举行了迎接陈天华、姚宏业灵柩公葬于岳麓山的活动。彭遂良被推举为学生先行队队长,同彭昭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公葬陈、姚事件引起了清朝反动当局的恐惧和仇视,不久禹之谟被捕。长沙各界又发起了营救禹之谟的群众运动。清吏深恐事态扩大,遂秘密将禹解往靖州监狱杀害。彭氏兄弟也被当局开除学籍,赶回家乡。

彭氏兄弟返回宜章后,继续传播革命书刊,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一些准备。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湘南同盟会负责人、彭氏兄弟的族叔彭邦栋受黄兴派遣回到宜章,任湘南革命实行团主任,在宜章、临武、嘉禾、永兴等县联络革命党人和会党首领,谋划在湘南举事。彭遂良、彭昭为其得力助手,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

次年秋,嘉禾籍同盟会员李国柱从日本秘密回国。彭邦栋与李国柱等商议,由彭遂良、彭昭兄弟和临武县革命党人陈应鑫、陈应品兄弟出面,筹集巨额资金,在嘉禾和临武交界的车市创办东兴造纸公司,作为革命机关,担负为往来湘、粤、桂三省的革命党人提供活动经费的重任。他们以购买造纸原料为掩护,冒着生命危险,从日本购回了硫酸、盐酸、硝酸等制造炸弹的原料和炸药。湘南革命党人在造纸公司的幌子下,秘密购买武器,印制革命传单、标语,缝制旗帜,暗地发展革命力量,伺机举行起义。1909年夏,同盟会员何用九奉黄兴之命到嘉禾联系,不幸被清军捕获杀害。革命党人闻讯后立即隐蔽转移,但东兴造纸公司却遭到破坏。

东兴造纸厂被查封后,彭遂良、彭昭奉命前往广东连县开展反清革命活动。他们几经奔波,选择了潭源洞为革命根据地,并通过彭遂良岳母家的关系,结交了一些朋友。潭源洞位于湘、粤两省交界之地,群山环抱之中,有一片开阔肥沃的平地,是一个积聚革命力量的好地方。彭遂良、彭昭等经多方努力,在这里建立了一支20多人的革命武装,对外号称土著垦牧团。不久,由于机密外泄,队伍遭到湘粤防军会剿,彭遂良、彭昭等人被迫撤离潭源洞。

1911年初,彭遂良、彭昭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再度前往潭源洞,在此广纳志士,搜集武器,很快建立了一支数百人的反清革命队伍,称为湘粤边区民军。

19111010,武昌首义取得胜利,长沙也于1022光复,新任湖南都督焦达峰立即与彭栋联络,以推动湘南起义。彭遂良、彭昭等负责率领潭源洞民军,以为起义的后应。彭遂良、彭昭编成一支300多人的民军支队,彭遂良任支队长,彭昭任副支队长。在他们的率领下,部队于111从潭源洞出发,途经星子、黄沙、梅田等地,于次日到达宜章县城南门外的火烧坪待命。同日,宜章各路农军也按约定先后到达火烧坪。各路起义武装集结一起共约3000多人。

进城后,彭遂良、彭昭奉命在他们所属的部队中挑选了数十名精干成员,组成一支卫队,跟随彭邦栋前往县衙门谈判。到达县衙门时,彭遂良、彭昭率领的卫队,被挡在大门外。彭邦栋与知县吴道晋谈判多时,形成僵局。彭遂良、彭昭在县衙门外等候多时,不见彭邦栋出来,遂令卫队冲进县衙。埋伏在县衙两边的清兵,竟向卫队开枪射击。彭遂良、彭昭俩人冲在最前,当场中弹倒下,壮烈牺牲。在外待命的革命军得知消息,立即冲入县衙署。吴道晋等见来势不妙,越墙逃跑,宜章宣告光复。

湖南全省光复后,彭邦栋根据彭遂良、彭昭生前对革命的贡献,呈请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黄兴转报大总统孙中山批准,彭遂良照大军校阵亡例予恤,彭昭照左军校例予恤,并咨行湖南都督府查明遗族,分别给予抚恤金。19132月,湖南都督府将彭遂良、彭昭的遗骨迁葬于长沙岳麓山禹王碑下方,黄兴亲手书写墓碑碑文。1935年,其弟彭旭重修陵墓,辛亥老人苏鹏特为赋诗纪念,有句云:

五岭之阳曰宜章,钟毓彭氏两国殇。

难弟难兄昭与良,英姿磊落气吐芒。

大麓之纳精魄藏,归来化鹤飞翱翔。

逝水如斯湘水长,绍兹来许视此礓。

(本文录自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麓山名人谱》,陈先枢、梁小进/编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9 01:24 , Processed in 0.1010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