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

2009-8-2 07:0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清长沙府湘乡县荷塘都(今属双峰县)人。道光进士。曾任四川乡试正考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等,擢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吏部侍郎。咸丰二年(1853年)奉命帮办团练,后改编为湘军。咸丰四年正月(18542月),发布《讨粤匪檄》,开始领兵进攻太平军,出湘作战。10月攻下武汉,加兵部侍郎衔。咸丰八年(1858年)攻占九江。咸丰十年(1860年)8月,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后奉命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督以下悉归节制。同治四年六月(18647月),破天京(今南京),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同治五年(1865年)3月奉命镇压捻军。期间与李鸿章协力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同治六年(1867年)授大学士,次年调任直隶总督。同治八年调任两江总督。同治十一年二月(18723月)病逝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原名子城,5岁时就在家塾随父亲读书;到10岁时已读完了《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八股文。这年,他的弟弟曾国潢出生,祖父即景命题,出了兄弟怡恰之题让他作一篇八股文。曾国藩一气呵成,使祖父赞不绝口:文中有至性语,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认定他能光宗耀祖,为国家之栋梁。

曾国藩也自认自己为治国之才,故而暗自下决心,待到金榜题名时,更名为国藩,意即国家的屏藩。道光六年(1826年),曾国藩16岁时中了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24岁时又高中举人。这年底,他满怀大志地赴京参加会试,但连续两次会考,都名落孙山。

第二次落榜后,曾国藩有点心灰意冷,怅然南下金陵(今南京),没有直接返湘。金陵为古代六朝建都之地、江南第一重镇,文化经济都大大超越于湘。曾国藩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文人墨客,看到了许多未曾见过的好书,眼界大开,自知两次落第实乃功力欠深,于是向友人借钱,买了一大捆书带回家。如此苦读了两年,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入都会试,中了第三十八名进士。接着殿试合格,赐同进士出身。最后朝考,列一等第三名。因为成绩优良,被选入翰林院当了庶吉士。他从此更名国藩,以国家的屏藩自居。

咸丰二年(1852年)六月,曾国藩被任为江西乡试正考官。当月,他离京南下,赶赴江西,七月二十五日路经安徽太和县的小池驿时,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于是换上丧服,回乡奔丧。

这时,早在一年多以前在广西起义的太平天国农民军声势已经很大,冲出广西,进军湖南,由西王萧朝贵率领的太平军正在展开攻打长沙之役。由于清军在长沙的兵力颇厚,太平军猛攻长沙二月多而不下,于是西渡湘江,破益阳,过洞庭,取岳州,十一月攻克汉阳,十二月占领武昌。

太平天国声势大盛,震动了全国,朝野一片惊慌,而各地特别是南方的会党和农民,都乘机起事。湘乡一带也很不安静。曾国藩回到家乡以后,服丧之余,也应地方官绅之请,出而指导同乡罗泽南、李续宾、王鑫等组织团练,加以训练,以保卫地方。不久咸丰帝下诏,命曾国藩帮同办理湖南团练。在湖南巡抚张亮基和好友郭嵩焘等的敦劝下,曾国藩于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来到长沙,就任帮办湖南团练大臣。

曾国藩到长沙以后,在张亮基的支持下,将调来长沙的各支地方团练队伍,如罗泽南、王鑫率领的湘勇,新宁人江忠源的楚勇,以及浏勇、辰勇、宝勇等,改为官勇,由巡抚和团练大臣指挥,官发粮饷。又按照前明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加以编练,就是后来所称的湘军

然而,曾国藩创办湘军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久,张亮基、江忠源离湘,而署理巡抚潘铎等并不支持曾国藩一改成规、另起一军的做法,而湖南提督鲍起豹甚至从中作梗,挑动绿营标兵与湘勇仇杀械斗。一时长沙城内谣诼繁兴、风波迭起,连曾国藩设在巡抚衙门又一村的行辕也被冲击。这一情况,直到新任巡抚骆秉章来了以后,才稍有改变。

咸丰三年夏,湘军罗泽南部进援江西南昌,惨遭失败。曾国藩等感到,要战胜太平军,必须有足够的兵力,而且仅有陆师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一支水师。于是曾国藩便于这年八月移驻衡阳,继续编练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湘军规模大具,正式练成,计有水师十营,由褚汝航、成名标、杨载福、彭玉麟等为营官;陆师十三营,由塔齐布、周凤山等为营官,共一万七千人,战舰、座船四百余艘,由衡阳出师。

曾国藩为首创办的湘军,是一支完全不同于清朝正规军八旗、绿营的部队,其将领多由一批书生文人担任,而士兵则招朴实淳厚的农民。他一改八旗、绿营的世袭制而为募兵制,由统领选营官、营官选哨长、哨长选士兵,因而改变了以往将不知兵、兵不习将的弊病;而统领、营官、士兵之间,多为同乡、同学、亲友,相互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因而使军队便于指挥,有较强的战斗力。湘军也不同于以往由官绅举办的团练武装,其粮饷、兵器均由官府供应,且其饷额也高于八旗、绿营,从而为保持兵源、保持军队战斗力提供了物质基础。

湘军出师以后,首先是在湖南境内与太平军西征部队作战,初颇不利,后经整顿再起,攻占岳州,于咸丰四年八月出省作战。咸丰五年,湘军攻克湖北省城武昌,次年又夺取江西重镇九江。咸丰十一年(1861年)拿下安徽重镇安庆。同治三年(1864年)8月,曾国荃部攻克天京。而在此之前,淮军平定江苏,左部克服全浙。湘军经过十几年的战争,终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镇压下去。而在此同时,湘军也参加了清朝镇压云南回民起义、贵州苗民起义、北方捻军和西北回民起义军的战争,于同治年间取得胜利。

作为一支勇猛敢战的武装力量,湘军还多次参加了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光绪初年,左宗棠统率湘军出关,收复新疆。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湘军多次开赴前线,与法、日侵略军展开激烈战斗,立下不朽功勋。

湘军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一大批由书生起家战功卓著的将领由此官运亨通,任职总督、巡抚,官至提督、总兵,布、按两使,不少人并成为清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湘军的兴起,造成了清朝的同治中兴,并对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极大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恭亲王奕诉提出了购买外洋船炮的建议。这建议被清帝采纳。曾国藩支持奕诉的建议,但比其看得更远一些。他不满足于向外国购买船炮,而主张进一步自己设厂制造。他曾上书,提出了造炮制船的建议,认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释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在他看来,购买船炮只是解决镇压太平军的燃眉之急,只有造炮制船才是国家强盛的根本之途。为此,18619月,他率湘军攻占安庆之后,就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开始制造洋枪洋炮。

安庆内军械所是清政府经营的第一个近代军用工业。它的诞生,标志着揭开了洋务运动序幕。军械所制造大炮、炮弹,还由中国近代著名科学家徐寿和华衡芳合作制造了一条小火轮。这条小火轮每小时能行10余公里,被曾国藩命名为黄鹄号,预祝中国近代造船工业从这条小火轮起飞,鹏程万里。

不久,有人推荐容闳给曾国藩。容闳曾留学美国八年,深通洋务,回国后先入天京投靠太平军,因太平天国领导人未能采纳其意见而潜出天京,投靠曾国藩。曾国藩得知容闳求见,喜出望外。他正苦于身边没有深通洋务的人才,于是对容闳殷勤款待。两人相见,一个是年过半百的协办大学士、钦差大臣,一个是30多岁的留学博士,竟谈得十分投机,一谈就是三天三夜。他对容闳说:你的建议我都赞成,因我军务缠身,无法细谈。说罢,交给容闳8000万两银子,让其作全权代表,赴美国采购机器。1865年,容闳将机器买回。后来这批机器与原上海洋炮局、苏州洋炮局的机器合起来,建成了中国近代最大的军事工业企业江南制造总局。

(本文录自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麓山名人谱》,陈先枢、梁小进/编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04:38 , Processed in 0.28508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