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地名文化溯源

2009-7-29 18:4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39|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地名是一种信息载体,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人类生产、生活、交往和进行各种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且具有反映当地历史、地理特有现象的功能。城市是人口的集中聚居地,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中心,而与这些聚居地和交往中心紧密相关的城名及城市街巷地名,其形成和演变无不留下可贵的历史遗痕,记录着已经消逝了的历史岁月。

长沙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3000多年之久。长沙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该书所载上献局王的贡品中有“长沙鳖”的名目。《逸周书》成书于战国以前,方物以地为名,可见当时长沙已是很有名气的地方。此后,“长沙”之名屡屡出现在典籍之中,《战国策·赵策》中有“长沙之难,太子横为质于齐”;《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有“长沙,楚之粟山”;屈原《楚辞》名篇《怀沙》,据李陈玉注:“《怀沙》,寓怀长沙也。”1986年湖北荆门公元前300多年前的包山2号大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其中2件有“长沙”之名,一为“长沙正龚泽”,一为“长沙公之军”。以上资料证明,长沙地名的出现至少不晚于战国中期。据晋罗含《湘川记》云:“秦分黔中郡以南之沙平地区置长沙郡,则长沙之名始于洪荒之世,而以之为乡、为郡,则在后世耳。”所谓洪荒之世,就是指人类聚居生活之始,一直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

长沙之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古人按星宿分野,与珍宿“长沙星”对应的这片地方就叫长沙,故长沙又有“星沙”的别称。长沙星是颗“寿星”,长沙星明则人寿地方昌平。故长沙寿星街原有寿星观,观中兼祭角亢七宿、南极老人星和长沙星,反映了古人祈求长寿的愿望。星象之说首见于《史记·天官书》。据清人吴汝沦考证,《天官书》出自公元前403年以后的战国魏人甘公、石申所著《甘石星经》。然而,这时已经有了长沙的地名,正如清《善化县志》所云:“星以沙而得名,非沙以星而得名也。”于是,又有了“沙长如米”。“万里沙祠”、“长沙洲”、“狭长沙土之地”、“祭祀(蛮越语‘长’)女神(蛮越语‘沙’)之地’等说法。诸多说法中,以“狭长沙土之地”较为符合长沙地理的实际情况。长沙的地质结构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风化和冲洗,在狭长的湘江河谷地带形成大片沙滩、沙洲,呈现“白沙如霜雪”(《湘中记》)的绝妙景观,故古籍中多称长沙为“沙乡”(《元和郡县志》)或“沙土之地”(《遁甲记》)。长沙名泉“白沙井”亦由此而得名,长沙至今还有以“沙坪”为名的街道和村庄。其他诸说虽无定论,但亦可作一家之言。长沙之名的来源之多,正好说明了地名文化的丰富内涵。

城市街巷的命名始于何时,目前史学界说法不一,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始于市坊制度崩溃之时,且街巷之名与市坊之名有一种传承延续的关系。先秦以来,我国古代城市的基本结构是一种严密封闭的市坊模式。居民区一坊,商业区一市,被严格分开,用围墙各自封闭起来,白天开放,黄昏关闭,形成我国城市传统的市坊制度。对市、坊实行严格分开的制度,一是出于防御的目的。作为居民区的“坊”,在古代与“防”字同义。唐代城市的居民区坊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和宵禁制,也明显流露出防御性质。二是市场管理和征缴税收的需要,正是由于店铺的集中,才产生了最初的市场管理组织“行”。

有关长沙城市的市访制度的详细情况,文献缺少记载,但长沙自秦汉以来就已形成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其城市布局理应与时代的节拍相合,有理由认为长沙城市的发展必然经历了市坊制度这一发展阶段。唐代诗人杜甫大历年间流寓长沙时曾写过“茅斋定王城郭门,药物楚老渔商市”的诗句,把“城”和“市”分得清清楚楚。我们还可从宋元时期留下的街区地名中寻觅到古代长沙城市市访制度的发展线索和坊街演变的发展过程。如“市”有赛头市、南岳市、大阳市、暮云市、荣湾市、全塘市等,“坊”有濯锦坊、鸡狗坊、安业坊、永丰坊、孝顺坊、升平坊等。

市坊地名应可视为街巷地名的前身。坊中民房之间必然留有走道,此即最初的街巷。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商品交换需求的扩大,限时交易的封闭型市坊制度已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从唐中期开始,市坊制度已发生松弛、裂变,商业不再限制在专门的商业区,许多坊中出现了市场、店铺和作坊。街道的作用不再是单纯的居民走道,而有了促进商品流通、方便商品交易的功能。中唐以后,拆毁坊墙、临墙开门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到了宋代,封闭的市坊制度正式宣告崩溃。关于长沙城坊中出现商业街巷,并有街巷名的记载最早见于元陆友的《墨史》。据《墨史》载:宋代长沙多墨工,“州之大街之西,安业坊有烟墨上、下巷;永丰坊有烟墨上巷。”“烟墨巷”可能就是史载的长沙最早的街巷名。1985年,湖南沅陵双桥元墓中出土了两张元代潭州油漆颜料印刷广告实物,广告上明确记载这家危姓油漆店位于“潭州升平坊内白塔街”。烟墨巷、白塔街位在何处已无从可考,但雄辩地证明长沙街巷的命名始于市坊制度崩溃和商品经济兴起之时。亦可以说,街名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到明代,长沙城既是辖12县州的长沙府的府治,又是长沙、善化两县的县治所在地,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嘉靖至万历中为了“以四方之财,供一方之利”,几次展开长沙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开河通商”工程,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出现了“日夜商贩而北”的景象。据明崇祯《长沙府志》卷6所记述的情况,今日长沙老城区的结构布局在明代就已定型,志中所记盐仓街、清泰街、织机巷、金钱巷、苏家巷、碧湘街、学院巷、大椿桥、晏家塘、下河街等大小几十条街道位置已与今无异,而且街名一直沿用至今。在7公里城墙上9座城门入口排开9条正街,与150多条横街纵横交错,构成了整个城市的骨架。清代长沙商业更趋繁荣,长沙、善化两知县均多次对长沙街巷进行修缮和改造,以致“城池崇屹,甲于他郡”。

长沙街道地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古代长沙的历史、地理、交通、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文化、民俗等状况,而且与当代长沙以数字命名湘江大桥、以政治术语命名道路比较起来,呈现出无穷的文学韵味、高雅的艺术特质、丰富的想象力和诙谐的幽默感,体现了长沙人性格“清慧而文”的一面。长沙街道的命名,取材十分广泛,寓意十分深邃。太博里、定王台、礼贤街、朱张渡、马王堆、药王街、局关祠、左文襄祠、三公里、中山路、黄兴路、蔡锷路,追寻着一个个历史名人的故事;吊马庄、倒脱靴、马援巷、营盘街、银盆岭、里仁坡、校场坪、协操坪、先锋厅,把人们带入波澜壮阔的古战场和威严肃穆的古军营;南门口、大西门、小吴门、兴汉门、潮宗街、通泰街、湘春街、浏城桥、西湖桥、培元桥、一步两搭桥、高码头、勾画出长沙古城地的版图与变迁;碧湘街、小瀛洲、明月池、东牌楼、西牌楼、走马楼和司门口、八角亭、三王街、西长街、藩城堤、老照壁、紫荆街,再现着马楚王都和明吉王府的兴废及历代王朝的更迭;藩正街、盐道坪、粮道街、巡道巷、都正街、游击坪、县正街、宝南街、臬后街、育婴街、学宫街、学院街、文庙街、出入是门,使人对长沙古代的公署、衙门、学宫一览无遗;开福寺路、玉泉街、铁佛东街、千佛林、火宫殿、轩辕殿、社坛街、龙王宫、斗姥阁、太乙寺、吕祖巷、雷祖殿、玉皇坪,使人仿佛置身于香烟缭绕的古宗教圣地;朱家花园、西园、储英园、息机园、梅园、水月林、菜根香、芋香巷、柑子园、白果园、樟树园、荷花池,引人漫游长沙古代的私家园林和风景胜地;化龙池、金线街、落星田、灵官渡、平地一声雷、回龙山、落刀嘴、鲇鱼套、宝塔山、东瓜山,一个地名就是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而油铺衔、衣铺街、铜铺街、书铺街、织机街、铁铺巷、槽坊巷、糖坊巷、机坊巷、火药局、洋火局、鱼塘街、古稻田、韭菜园,则纪录了长沙古代经济发展的脉络。还有大量以地理地形、姓氏家族、吉祥用语和谐音雅化为名的街巷,如坡子街、犁头街、苏家巷、彭家井、怡长街、如意街、清香留、师敬湾等等,无不浸染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反映着古城人民祈盼平安幸福生活的心愿。

长沙老街不仅名美,而且意美、情美,景美。 潇湘独有的麻石路,具有浓厚江南风味的民居和石坊,遍布大街小巷的清泉古井,以及幽深莫测的小巷、店铺鳞次的街市,无不令人吟咏无穷。但是,这一切还能在历史的嬗变中留存多久?长沙城正在大拆大建,长沙老街被高楼彻底湮没只是迟早的事。事实上随着长沙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飞速发展,一大批老街已经从长沙地图上抹掉了,如柑子园、宜园、芋香巷、藩正街、定王台、水月林、菜根香、平地一声雷、凤凰台、青石井、走马楼、怡长街、社坛街等等。然而,街道地名作为长沙优秀的、有特色的历史文化的一部件却不会消失,它将永远载入史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在把长沙建设成现代化城市的同时,如何留住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个性,如何保护和改造有保留价值的历山街区,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欣闻长沙市城市规划拟保留坡子街等老街和潮宗街等麻石路,并辟“长沙民俗一条街”以发展特色旅游,值得庆贺!(原载《中国名城》1999年第1期)

长沙郡中西楼

明·邹统鲁

览胜凭高岭,乘危俯大川。

泉声悬夜雨,石气散朝烟。

好日游人屐,长风估客船。

故人诗句满,流水应朱弦。

(本文来源《湘城文史丛谈》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5 11:51 , Processed in 0.0989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