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黄兴路旁寻“善化”

2009-7-29 17: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3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宋元符元年(公元1089年),桥长沙县5乡、湘潭县2乡置善化县,县治设漳州(即长沙)城内,从此长沙城也一分为二,大致以今五一大道为界,北属长沙,南属善化,直至清末。黄兴南路东侧有县正街、东文庙坪等街道,即原善化县署和善化学宫所在地。

县正街原南区人民政府驻地即善化县署旧址。县署明以前在南门外,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知县盛时将其移至府署东,始有县正街之街名。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知县唐源在县署西北角筑“寄思园”。寄何思?唐源《守思园记》日:“因有竹,池有莲,可以寄寥藏之思;有葵,可以寄向日之思;有桃有李,可以寄公门树人之思;有梅有柳,可以寄向白好丹之恩…··他日释此而去,眷我群黎,皆此图所以寄余思也。”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吴三桂踞城,将县署拆毁。康熙十八年修复。修复后的县署由两个建筑群组成,南日“抚循苍赤”,北日“乐只堂”。两厢建筑,西有羁候厅、赞政公署。捕厅、呜皋别署。玉心地、有斐堂等,原寄思园则改作西书房;东有谷仓、协理公署、寅宾馆、清军所等。民国后,县署房舍一部分归属南区警察署,一部分归属济良所。

县署之东有县城隍庙。城隍乃传说中的“蜡祭八神”之一的水庸。历代封建王朝皆将把城隍列入攘灾之把典。城隍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重建正殿、戏台及两廊。 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众性又捐建财神殿。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五月十五日夜,庙祝失火,烧毁庙宇三进,仅存寝宫及戏台。当年商民捐资36万余绝重建,规制一新,大殿三进,大门三拱,右门书“福善”,左门书“化民”大字。门前分立两事,右日‘专善瘴恶”,庄日“理阴察阳”。城隍庙解放后尚存一角,彻底毁灭于“破四旧”的声浪之中。

由县正街往北,有一东起织机街、南止出入是门的曲尺形街道,名东文庙坪。此即善化学宫所在地。“出入是门”之街名也因学宫而名,此街原通向学宫南门,因学宫西门平时紧闭,出入必走是门。善化学宫原在城南兴仁访,后多次迁移,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改迁今他。万历九年(公元匕引年)知县冯应鳌在学宫前横开一路,曰“玉带街”,外渠曰“玉带沟”,南北建“兴贤”、“育才”二石坊,规制渐备。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知县唐源又于学宫屏墙外横开一渠,桥日“三元”,路日“鳌背”,池日“化龙”,长沙城又多一“化龙地”街名。化龙池旧为油鞋铺集中地,至今保留古朴的麻石路面。清初,学宫毁于兵火,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知县孙国泰重建。以后屡损屡修,最后一次大修在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光绪《善化县志》绘有善化县学宫图,其规制与长沙府学宫如出一辙。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仅存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所立“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该石碑于1985年被盗,至今下落不明。

(《长沙晚报》“风雨沧桑黄兴路”约稿)(本文来源《湘城文史丛谈》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9 08:54 , Processed in 0.0945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