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老街寻踪之第十六集文庙与学宫

2009-7-29 12:5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2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第十六集  文庙与学宫

长沙素有“潇湘洙泗”之称。洙泗,洙水和泗水,都在山东曲阜。孔子曾居洙泗间教授弟子,洙泗因以成为儒家教化源流的代称。坐落在曲阜城中央的文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庙宇。长沙的儒家教育,自汉代发轫,长盛不衰,因而长沙城也建起了4座文庙。河东三座,分别是今日西文庙坪、东文庙坪、北文庙坪所在;河西一座,是岳麓书院的附属建筑。

(曲阜文庙影视资料,岳麓书院文庙,浏阳文庙)

唐代以后,文庙与官学结合,行“左庙右学”之制。文庙常由门坊拱护,围以红墙,雕梁画栋,极其宏伟壮观。长沙河东的三座文庙分属于3个学宫,即长沙府学宫、善化县学宫和长沙县学宫。

(岳麓书院文庙,浏阳文庙)

长沙府学宫位于南门口西侧。西文庙坪、修文街、学宫门正街及东学巷、西学巷等街道均由长沙府学宫而得名。学宫门在学宫的西北角,西文庙坪今存“道冠古今”“贤关”石坊,坊上雕龙,精美绝伦;文庙坪小学内存石象和石狮各一只,栩栩如生。长沙府学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已有近千年历史。史载,府学宫正殿五进,依次为棂星门、大成殿、御碑亭、崇圣祠和尊经阁,东南角上高耸魁星楼,可俯瞰城墙内外。民国后,学宫被省政府征用,30年代省政府主席何键还在这里举行过大规模祭孔典礼。1938年,学宫毁于“文夕”大火。

(西文庙坪实景,贤关石坊,文庙坪小学石象,清光绪《善化县志》长沙府学宫平面图,孔典礼影视资料或照片)

与西文庙坪一街之隔的东文庙坪,在织机街一带,是善化县学宫留下的街名。学宫的南门外有条老巷,因学宫西门平时紧闭,出入必走此门,因而这条街就叫“出入是门”。善化县学宫原在城南兴仁坊,明嘉靖年问迁到此地,殿门上方挂“圣贤庙”匾,中悬孔子画像。万历年间,善化县知县唐源在学官屏墙外凿开一池,名曰“化龙”,长沙城又多了一“化龙池”的街名。1938年学宫毁于火,仅剩下约5长、3米高的青砖照墙一段,今成了化龙池街一民居的院墙。

(东文庙坪、出入是门老照片及实景,化龙池实景,学宫照墙遗迹,孔子画像,《善化县志》善化县学宫平面图)

北文庙坪是开福区学宫街、红墙巷、魁星楼及崇文里、崇圣里、希圣园这一地带的总片名。这些街名皆因清代长沙县学宫而得名。长沙师范附小系长沙县学宫旧址。1983年,旧址一侧翻新改建时,发现壁嵌“廉、节”二字石碑两块。署款刻有“大清嘉庆二十年摩刻,宋文天祥书”等字,今藏长沙市博物馆。字体规格与朱熹书岳麓书院“忠孝廉节”碑大体相同。文天祥曾在长沙担任提刑按察使,教育归其管辖,为学宫题字正是他职掌的事情。我们感谢他为长沙学子留下的谆谆寄语,可惜“忠、孝”二字石碑下落不明。

(上述街道老照片及实景,长沙师范附小,市博物馆文天祥石碑,岳麓书院朱熹石碑)

第十七集科举造就的街名科举不仅造就功名,而且也造就街名。相传科举时代,应试士子从湘春门入城,经高升门、紫东圆,过文星桥达贡院街,一路街名均以“文运”之意命名。高升门取“步步高升”之意,紫东园取“紫气东来”之意,文星桥取“文星高照”之意。还有高升巷、顺星桥、文运街等等街名,都充满了士子对功名的企望。

(科举场面影视资料,上述街道老照片并打字幕)

清雍正以前,湖南获科举资格的士子均得到湖北武昌参加乡试。雍正元年,即公元1723年,朝廷诏谕两湖分闱。湖南巡抚接到上谕后,雷厉风行,于当年就在原湖湘书院院址、今中山路百货大楼及教育街一带设立了贡院,这条街也因之改名为贡院街。

(科举影视资料,今中山路百货大楼,教育街)

当年贡院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有号舍8500间。号舍10间为一弄,形如长巷,每间约深14,宽1,高22米。房内设二层承板,可以抽动,日可为桌,晚可为床。考生人居一间,在里面冥思苦索、饮食起居要度过九天时光。今日能见到的当年贡院遗物,仅有原贡院门前的一对石狮,原存中山路三角花园内,今搬至岳麓公园北大门前。今三角花园旧名贡院坪,即贡院大门所在地,原有门联云:

十七科辛苦初心,正野橘番来,井梧月上;

六千卷文章巨手,是洞庭波阔,衡岳云高。

(借用南京江南贡院实景,三角花园石狮,20世纪初贡院坪花园老照片,对联打字幕。)

难得的是,贡院高达3米的青砖后墙,尚存200多米,屹立在与贡院交界的巡道街一侧,墙上还嵌有一块“贡院巡道街宽壹丈壹尺”的石碑。

(巡道街贡院围墙及石碑)

从贡院大门往南,即今三角花园之南,有条老街名叫储英园。这里原有水井一口,开凿于乾隆年问,初名“拱辰泉”,供贡院取水用。嘉庆年间,湖南巡抚阿林将拱辰泉改为储英泉。储英,储备英才之意。后来,两广总督劳崇光退休回长后,在这里建筑公馆,取名储英园。1906年这里又成为楚怡学校的校址。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曾在楚怡学校任教和从事革命活动。

(储英园老照片,古井,劳崇光照片,楚怡学校老照片及今景,何叔衡与楚怡师生合影)

长沙贡院的建立,又带动了试馆的问世。试馆,即一些地区或宗族,为了给本族士子到省城参加乡试提供方便,在城内购置的房屋。因而,长沙城又出现了以试馆命名的街道。如小吴门衡清里,即以衡清试馆设在这里而得名。最有名的试馆当是望麓园宁乡试馆。望麓园原是试馆的馆名,后来试馆所在的街道也叫望麓园。宁乡试馆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清陕西巡抚、宁乡籍人士刘典所倡建。1916年试馆改为宁乡县驻省中学,刘少奇曾在这里就读。1923年试馆曾为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秘密工作机关。1927年毛泽东在这里撰写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99年,望麓园故址拆除,今修复了一线墙垣。墙垣上的“望麓园”门额为1959年郭沫若先生所题。

(衡清里、望麓园老照片,士子攻读影视资料,青年刘少奇、毛泽东照片,望麓园今景)

(本文来源《湘城访古》陈先枢/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9 19:42 , Processed in 0.0918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