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嫏糫洞福地 四方建高台

2008-10-9 23:0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53|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据历史记载,东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孙侄陶在长沙城东30里之临湘山学道修炼,是长沙市有道教活动及场所之始。1478年(成化十四年)吉简王就藩长沙,在岳麓 山云麓峰修建的云麓宫,事来成为著名的道宫,称为道教七十福地的第二十洞真虚福地,是道教在长沙兴盛发展的标志之一。清朝尊佛抑道,道教走向衰落,这一时期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为云麓宫、斗姥宫、寿星观、东岳宫,长沙县的河图观、陶公庙等。
  云麓宫位于岳麓山云麓峰顶,至明时已经废圮,明嘉靖(1522-1566)年间长沙知府孙复道令 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翠竹千枝,道貌由是一新,山峰景色更添秀丽。其时有道士金守分云游到此,有眷眄之意,遂禁足修炼,增建殿堂,凿石为柱,覆以铁瓦,改名为“云麓宫”,香火愈加旺盛。因1665年(康熙四年)、1803年(嘉庆八年)、1832年(道光十三年)的多次修葺或增建,使殿宇日渐辉煌。虽1852年(咸丰二年)毁于兵火,1863年(同治二年)武当道士向建辉在原址上又予重建,其主体建筑前为关帝殿、中为玄武祖师殿、后为三清殿,并于左侧增建五岳和天妃二殿,基本保持了昔日的风貌。清末临湘进士吴獬讲学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时,曾为道宫书题一联云:“对云绝顶方为麓,求道安心才是宫。”字联对仗颇工,并巧嵌“云麓道宫”4字于联中,一时传为佳话,以至云麓道宫声名远播。道宫内原有一个望湘亭,凭栏远眺,水乡村郭岛影风帆,历历如画,故当时文人墨客每游玩至此题咏的联匾甚多,轩廊楹门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系请人黄道让所题,全联写尽麓山雄姿,最为人所传诵。轩外楹联亦有佳作,如马续常题:“古刹出层霄,看岳色平分,湘流环绕;名山留胜迹,有少陵写句,北海题碑。”全联状风物,写人文,确为精萃。日寇入侵,长沙沦陷,殿宇神像碑刻无一幸免。抗战胜利后重新修葺,仅黄道让一联,改用木刻楷书,予以恢复,其他都非往日面貌了。1956年国家拨款于宫门旧址新建二层重檐歇山楼阁一座,名望湘阁,石级回廊,名花佳木,铺设一新。登阁凭栏,桔洲横陈,市街罗列,波光帆影,千里在目。在昔日古刹之地,新建的望湘阁正以焕发的风采祈盼着长沙城里里外外的繁荣昌盛。
  斗姥阁位于城东定王台稍北之处,始建于宋朝,历朝称为道院,先是1745年(乾隆十年)监生宋悦倡捐重修,继之1824年---1826年(道光三年---道光五年)院中住持募资重建,前后三进的殿宇在鳞次的民居当中鹤立鸡群。在清朝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香客盈门,盛极一时。斗姥阁正殿祀的斗姥即斗姆,系道教所信奉的女神,传说是北斗众星之母,宋元以来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民国以后这里逐渐衰落,至今仅剩一条以斗姥阁命名的小巷在静静地述说着往日的风采。
  寿星观,初在驿步门内,始建于1111---1117年(宋政和年间),因轸宿星官旁之长沙一星寿故名。元初被毁,至1368年左右(明洪武初)迁建于通货门内。1411年(永乐九年)被焚,1458年(天顺二年)道录司掌书邓睿哲募修,1512年(正德七年)经吉藩拨款重修后,殿宇得以“金碧辉煌,高明靓深,瑰传轩豁,胜概壮观。”适逢王守仁贬贵州,过长沙,在寿星观宿了一宵,离开时题诗一首。自此,寿星观常有名人的题咏,声名远播。此后,寿星观渐渐分立为平列的三大殿,中玉皇殿,右雷祖殿,左三宫殿,而寿星观的名称再无人谈起。至明未兵毁仅存一碑。清康熙年间,三宫殿住僧性能募化重修三殿。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巡抚姜晟亲诣玉皇殿行香,目击寿星观倾圮后之残败之景,遂募资大加修葺,重现了寿星观之旧貌,直到清末明初才渐次衰落,今人仍可在寿星街之地寻找往日踪迹。
  在长沙城东北20多公里外的捞刀河北侧岗地上,有个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坤道观---河图观。河图观由武当山龙门十五代道长易本立于1863年(同治二年)创建。在青山翠竹掩映下的观院占地5400平方米。山门额“十方河图观”、“方壶”、“圆峤”和“紫气银河龙门洞天,奇经妙图福地”联,颇具道观风韵。后山门上两旁对联“栖云耐寒暑,采药无冬春”为清翰林肖荣爵题书。大殿前栋左为灵祖殿,右为邱祖殿,中为殿门。过厅沿级而上,进入正殿。殿内供奉吕祖(洞宾)像,为道众早晚上殿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河图观在诵经拜忏的同时,还以玄医秘方济世救人,故四民诚悦,香火百年不断,故得以延续至今。近年来到此参观朝拜者仍然络绎不绝,香火不衰。
  在长沙县梨镇临湘山,有处神奇的“丹丘紫府”,这就是历经十朝的陶公庙。据史书记载,陶公庙始建于505年(天监四年),因东晋太尉陶侃之孙陶淡、孙侄陶结庐在些修炼,后羽化成仙,众人念其诚建庙以祀之。1852年(咸丰二年)清王朝册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为福佑真人,并列祭典,故陶公庙又名陶真人庙。后世屡毁屡建。现存建筑基本为清代遗构。整座建筑循中轴线分别为山门、戏楼、庙坪、48级麻石台阶、前殿和后殿。前殿奉“陶公真人”神像,系1893年(光绪四十三年)重修。后殿供观音佛像,为1777年(乾隆四十二)重建。号称“长沙第一楼”的庙中戏楼重建于1932年,是陶公庙整座建筑群之精华。戏楼平面为方形,单檐歇山顶,出檐深远,翼角高翘。歇山屋顶与硬山巧妙结合,北向琉璃黄瓦,南向青瓦。檐下如意斗拱,饰以龙凤,藻井天花有描金双龙戏珠图案,额枋、戏台矮栏均雕镂山水人物故事,雕刻甚为精美,层次丰富,色彩鲜明。陶公庙的建筑采用的是长沙传统的营造方式,因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传统的宗教建筑中,道观一般规模较小,更接近民间建筑,但与佛寺建筑一样,突出的弓形封火山墙以及高大的牌楼式大门使其成为道观的突出标志,显示出神秘的宗教色彩。
  祭祀,这一古老的纪念活动,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为求得五谷丰登,君权统治稳固,历朝的封建统治者对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林川泽、四方百物的祭祀十分重视,并把它视为“国家大事”,故在千百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沙城内外便有了四方建坛祭祀天地日月的先农坛、社稷坛、神祗坛、城隍庙、江神庙等一片宁静肃穆之地。
  先农坛是祭祀农神之所。位于湘春门外文昌阁后之东(今文昌阁街一带)。整座建筑由祭坛(高约二尺一寸,广二丈五尺)、供奉先农神位的神庙、门楼、东正房(贮祭器、农具之房间)、西正房(贮田米谷之房间)、东配房(买办祭器之用房)、西配房(农民居住之用房)以及四亩九分致祭之田等组成。自1726年(雍正四年)始,每岁仲春亥日(即每年立春后第二个月的十二日)巡抚以下官员在此举行祭典,不敢有丝毫怠懈。
  社稷坛是祭祀土地神、谷神之所。旧在浏阳门内赵家坪。1746年(乾隆十一年)迁北门外旧文昌阁西,1821---1851年间迁于天心阁侧,1873年(同治十二年)迁南门外城南书院侧。自古以来,土地和粮食就是立国之本。古人将土地神化,称之为“社”而加以崇拜。稷,又称谷子,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先人视为“五谷之长”,并尊之为“稷”神。“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古人“封土立社”“立稷而祭”为的是祈祷丰收,故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祭典土神、谷神。古代典章制度规定,祭祀土神、谷神必得“露祭”,才能承受“天地之气”,故社稷之礼,坛而不殿。社稷坛形制为方形北向,东西南北各2丈,高3尺,四面有阶各3级,坛下前12丈、东西南各5丈红垣,四周设四门,由北门入,坛外建有神府、库房等。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年立春立秋第二月的初五日)在此致祭。在长沙这块远离皇土的地方兴建的先农坛、社稷坛,虽不及帝王的气派,但也十分简结朴素,符合把人们的精神引入到拜神灵境界之需要。
  帝王以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祭拜自然之神,而地方则根据清顺治(1644---1645)初年之规定,只需兴建一座神祗坛共祭风云雷雨山川城隍之神。长沙的神祗坛旧址在南门外,1370年(洪武三年)由知府滕缉首建。1746年(乾隆十一年)迁建于北门外与社稷坛相连,并北建神祠以妥神位。坛制与社稷坛同,惟门由南入,神牌三,中为风云雷雨之神,左为山川之神,右为城隍之神。1757年(乾隆二十年)颁定,每岁祭期与社稷坛同,为春秋仲月上戊日举行致祭,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城隍是道教所传护城池的神。唐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宋以后奉祀城隍的习俗更为普遍。1370年(洪武三年)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均设城隍神并加以祭祀。为求江山永固,保一方平安,清时的长沙城竟设有大小4座城隍庙。省城隍庙,始名长沙府城隍庙,1510年(正德五年)吉藩首建于城北空地古飞虎寨西(今营盘街附近)。1519年(万历十九年)知府吴道行重修,明末庙宇倾毁。1647年(顺治四年)征南师祖孔有德驻扎长沙,见神像露立,饬知府孔延禧捐修。重建后的府城隍庙,地址宏敞,庙貌尊严。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巡抚陈文恭将府城隍庙改作省城隍庙。先后有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和1809年(嘉庆十四年)的二次重修,在此添立八府四州城隍像和乾、凤、永三门城隍像,规模更加宏大。1859年(咸丰九年)2月因庙后的火药局不慎爆炸,城隍庙片瓦无存。直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才重建,仍称府城隍庙。1877年(光绪三年)于紧靠府城隍之关帝庙左重建一省城隍庙,从此省城隍庙、府城隍庙、关帝庙齐肩而立,为省城之一大福地。
  长沙县城隍庙,旧在湘春门外,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朱前诒改建于湘春门内之保宁街(今成功街一带)。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住僧募修了头门、正庙、戏台、观音阁、关帝殿。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知县黄允洙创建大堂、子台、走廊、财神殿及横屋,1809年(嘉庆十四年)子台、经墙、翁门、围墙倾圮,知县赵文在捐资重建,清末也屡次修葺,庙貌如新,香火日盛。
  善化县城隍庙,建于善化县治东(今织机街附近)。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重建正殿卷篷、戏台及两廊,1783年加修前后三栋殿宇,1815年(嘉庆二十年)修建财神殿,后屡有修葺。1857年(咸丰七年)不慎毁于大火,仅剩寝宫、戏台,经官绅商民捐资,于1860年重建。落成的城隍庙气宇轩昂,规制更加宏敞,整座建筑由山门、照墙、正殿、财神殿、观音殿、寝宫及僧寮厨舍、客堂、账房等组成,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方法,地方特色浓厚。
  古称江海为百川之长,因湖广境内西南数水均汇入大江故为川泽之总会,各朝认为凡属土地民人及舟楫行旅皆仗江神默佑,故1730年(雍正八年)布政使赵城捐资创修江神庙于大西门外水陆洲。1752年(乾隆十七年)、1780年、1798年(嘉庆三年)、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屡有修葺,致使殿前香烟缭绕,庙宇严整壮丽,充满了虔诚庄严的气氛。
  在清代长沙城区,仅祭祀自然之神明的坛庙除上述所列之外,还有1731年(雍正九年)建于新开门内泐潭寺侧的龙王庙,1866年(同治五年)重建于龙王庙右的风神庙;1826年(道光六年)重建于坡子街的火神庙;位于善化县署仪门东的土地祠,在潮宗门外河街祀洞庭神的水府庙等,不一而足。这些坛庙建筑,有的雍荣华贵,有的简洁朴素,有的宏敞高伟,有的装修精妙,特别是祭祀皇天后土的先农坛、社稷坛等坛庙结合的建筑,一边是高高耸立的大殿,一边是低平神圣的露台,二者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成功地表现出祭祀活动的圣洁和神秘气氛,以及建筑形式的多彩多姿,成功地展示了那个时期古城长沙的宗教特色。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湘城沧桑之变》,郑佳明/主编,黄纲正|周英|周翰陶/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9 17:23 , Processed in 0.09707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