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人民的学生”和“人民的先生”

2008-10-9 22:3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909|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1950年12月,毛泽东同志给第一师范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这实际上也是民国初年至20年代初他在湖南求学和从事教育活动的真实写照。
  1911年春,刚刚17岁的青年毛泽东从湘潭来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长沙城求学。其初他先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辛亥革命时又当了半年新军士兵。随后,他报考了几所学校,但都不满意,有的甚至仅读了一个月又退了出来。1914年,他以第一名考取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但半年后因不满意该校刻板的课程又退学,寄居长沙新安巷湘乡试馆内,每天到定王台省立湖南图书馆读书自学。
  1913年春季,毛泽东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第二年春,第四师范合并到公立第一师范,毛泽东编入第八班,一直到1918年夏季毕业。这五年半的学习时间,从思想政治、文化知识上为他以后参加并领导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他自己后来与老同学见面时谈到的:“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在一师,毛泽东得益于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进步教师的教诲。特别是杨昌济、徐特立的知识学问、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更是深远。毛泽东在一师求学期间,德智体各方面都是比较突出的,被师生们称为“奇才”和“栋梁之任”。在1917年6月的“人物互选”中,他在全校34个当选者中得票最多。从1915年到1918年他毕业止,他都被推选担任了学友会的重要职务,最后一个学年还担任了学友会的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
  毛泽东在一师学习期间非常重视社会实践。他认为:“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1917年暑假,他和在楚怡小学任教的老同学萧子升一起到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地的市镇乡村进行“游学”旅行,一路了解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社会风俗人情,收获很大。此后,他又两次与蔡和森徒步到农村去进行调查。 
  毛泽东的另外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举办工人夜学。1917年上期,一师和一师附小的教职员创办了工人夜学,后来一些教职员没有能坚持下来。下期开始,工人夜学由学友会接办,归教育研究部负责,因此,毛泽东亲自担负了夜学的筹备组织工作。10月30日他用白话文起草了一份通俗的《工人夜学招生广告》,并和同学们一起到附近的工人宿舍和车间去散发、宣传。
  经过毛泽东和其他同学的精心筹备,工人夜学于11月9日晚上在一师右侧的国民学校教室又正式开学了。毛泽东亲自担任夜学的管理工作,并担任了历史课的教学。他为夜学制定了各种规则。他还建议并坚持每日记载《夜学日志》,凡有关夜学的教学和管理、对教员的批评和建议以及各种规章制度都记录在上面。他对夜学的各项工作,从教学到管理,从工人的学习到教室的灯光,都想得很周到。他的历史课教学也深受工人的喜爱。通过主办工人夜学,毛泽东取得了联系工人的初步经验,为他后来在湖南领导工人运动作了准备。
  1918年4月,毛泽东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新民学会,进行新思想、新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这年6月,他从一师毕业。他先是寄居于岳麓山的湖南大学筹备处,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正在这时,国内兴起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新民学会的会员和长沙各校的一些学生都想赴法勤工俭学。为了组织好这一活动,毛泽东于1918年8月率准备赴法的25名湖南学生到了北京。在北京,毛泽东积极组织即将赴法的学生进行补习,从事半工半读,筹措旅费,准备行李。直到在上海将第一批赴法的湖南学生送上轮船,他才于1919年4月回到长沙。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在修业小学担任历史教员。他利用这一职业,领导了湖南的“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并创办了著名的《湘江评论》和文化书社。1920年秋,他应当时一师校长兼一师附小校长易培基之邀,到一师附小担任主事,代替校长主持日常工作。
  毛泽东担任一师附小主事后,对一师附小原有的一些不合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他首先从改革招生制度开始。招生范围方面,他取消了原来仅局限于中路各县的招生限制,广收各路学生;招生方法方面,他改原来由主事提出录取意见的方法为召开校务会议,根据学生考试分数来决定录取学生的方法;他还以放宽入学年龄,允许分期交费,甚至扩大招生的方法来方便工农子弟入学。他还在附小创办了成年失学补习班,以解决那些年龄较大的失学青年的升学问题。
  毛泽东还注意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初小学生,侧重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高小学生则注重于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自由作业的时间也大大增加。高小三年级的教材也不再使用官方的课本,而是选用一些时文作为教材,如李大创的《今》、毛泽东写的揭露“湘省自治”和“湘人治湘”的文章都被选为国语教材。
  毛泽东主张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喂了20多头猪,自己种了菜。他规定,学生以班为单位每周轮流搞一个下午(4小时)的劳动。年纪小的学生打扫卫生,年纪大的学生喂猪、种菜。他还改革手工课的教学,除开设了竹工、木工课以外,还办了一个印刷室。学校请专人雕刻印版,由手工课任课教员指导学生印刷作业本、信封和信纸等。 
  1921年下期,毛泽东又被易培基聘请兼任了一师师范部二十二班的国文教员。当时的一师是很有名气的学校,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在一师任课的教师,大都是国外留学或国内著名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毛泽东在一师毕业不久,就被聘为母校的国文教员,这在当时确实是破格之举。毛泽东讲课非常认真,也非常谦虚。他常对学生说,学问学问,多学多问。他的讲课思想新颖,语言生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他已经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因此,他尽量利用国文教学的讲台,宣传马克思主义。他选用李大创的《今》、徐特立的《留法老学生之自述》、鲁迅的白话小说和《新青年》上的一些文章,甚至《共产党宣言》作为教材,对青年学生的思想起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在一师附小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事革命活动。但他在附小和师范部所从事的教育实践,对一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还将一批教师和学生引上了革命道路。如附小的教师何叔衡、陈章甫、谢学哉,附小的学生任弼时、毛泽民、毛泽覃、易礼义、陈安仁,师范部二十二班的萧述凡等,都在他的引导或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共产党人。 
  毛泽东还于1921年8月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并自任教务主任。这所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建立的第一所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学校,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湘城教育纪胜》,郑佳明/主编,彭一平|陈先枢|梁小进/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21:43 , Processed in 0.0946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