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宋元时期隐居著述与文学之盛

2008-10-9 19:4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宋元时期,长沙士人中人才选出,他们有的长于考据,有的精于谱牒,有的善于诗赋。在宋末元初时,因民族矛盾加深,社会动荡不安,更有些长沙士人闭门撰述,吟诗作赋,成为时代造就的由居学者,这也是长沙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历史景观。
  北宋时长沙籍人以考据而在全国学术界闻名的首推王观国。王观国字彦宾, 1115年(正和五年)中进士,著有《学林》一书,又名《学林新编》,共10卷。书以辨别字体、宇义、宇音为主,对六经《史记》、《汉书》以及与此相关诸书的注疏笔释都列出异同,考求得失,辨别真伪,它引据详洽,议论精赅,言前人所未言。此书在宋代考据学著述中非常著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并加以褒扬。 
  宋代长沙研究谱牒之学比较突出的有丁维皋。他是南宋绍兴(1131-l162)间儒生,长期从事族谱的搜集研究,日积月聚,共得123家,编成《皇朝百族谱》3卷,书中对宋皇朝司马以下百官的族姓都推溯源流,梳清每一族中的派别和显著人物所受的爵位职务,列明各族重要的世谱家传及行状神道碑,成为当时受人重视的谱牒研究著作,由著名文人周必大为其作序。
  宋元长沙诗坛虽未出现全国性大闻人,但也涌现了多位较有成就的诗人、词曲家。在宋元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当数刘翰、王以宁、冯子振、陈泰等人。
  刘翰,字武子,长沙人。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大词人张孝祥曾任湖南安抚使,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过洞庭》;大诗人范成大也曾来长沙,写有《题岳麓道乡台》诗。刘翰来往于这两位诗词大家之间,受益匪浅,诗声渐著,为叶适、杨万里所推崇。其诗追随“四灵”(徐灵辉、翁灵舒、徐灵渊、赵灵秀),模仿晚唐诗风,讲究锻宇炼句,不乏上乘之作,如《种梅》、《石头城》等诗颇受后人称许。著有《小山集》,清《宋诗纪事》中收有他的诗7首。
  王以宁,字周士,湘潭人,是宋代潭州有名的词人。北宋宣和(1119-1125)入太学,靖康(1126-1127)金兵南侵,曾力陈解太原围。南宋初为湖南宣抚司参议。词作句法精炼,无虚艳浮薄之习。在游览长沙水陆洲裴公亭时写下了“人在子亭高处,下望长沙城廓,猎猎酒帘风”的佳句,成为后人窥视宋代长沙市井风貌不可多得的词章。著有《王周士词》、《收公集》,《全宋词》收其词数十首,称“悲慨苍凉,时有兴亡之感,然失之粗豪。”
  冯子振,字海粟,攸县人,是元代潭州有名的元曲作家。现存小令44首,后世所有元曲选本都录有冯曲,足见冯子振的小令在元曲中的地位。所作《鹦鹉曲》42首,都是即景抒怀之作,第一首借据夫之口自道胸怀,“指门前万叠云山,是不费青蚨买处”,气势颇为豪迈。冯子振博通经史,文思敏捷,不仅曲有名,诗、词、赋、文皆负名声。所作《梅花百咏》100首收入了《四库全书》。扬州《汉寿亭候词碑记》由苏昌龄起句,冯子振执笔,赵孟书写,世称“三绝”。贯云石评其词曰:“海粟之词,豪辣灏烂,不断古今。”
  陈泰,宇志同,茶陵人,是元代潭州著名诗人。1315年(延二年)进士,但会试不第,“栖迟薄宦,惟以吟咏自适”,《元诗选》收入其诗33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其诗云:“泰与欧阳玄同举于乡,……今观所作七言歌,行居十之七八,大致气格近李白,而造句多类李贺、温庭筠。……才气纵横,颇多奇句,亦自有不可湮灭者。”由于淡于仕途,陈泰的诗少有官场气息,而较多反映民间生活。如《贫女行》:“贫家养女才十五,手足如绵独当户。阿爷前月去行商,小弟伶仃未离母……”就十分贴近生活。就诗而言,有人说他“远胜于欧阳玄”。
  宋元时期,在宋词元曲盛行的同时,全国曾出现了一股作赋的潮流。它最先流行于福建浙江地区,人称闽浙赋。之后,湖南士生也相互作赋应答,时人名为湘赋。湘赋作者的好表是南宋浏阳欧阳逢泰和长沙尹谷。
  欧阳逢泰字忠叟,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欧阳新,字仲齐,是著名经学家。一次欧阳新去拜访长沙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交谈得十分投机。欧阳守道对欧阳新很赞赏,便向湖南转运副便吴子良推荐,聘请他为岳麓书院讲书。一天欧阳新向生徒讲解《礼记》中“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一章。欧阳守道在一旁听得钦佩之至,禁不住站起说:“长沙已经有了你欧阳新,我又有什么必要还待在这里呢?”欧阳逢泰自幼受父的督导和润泽。儒学根底深厚,成人后以教授为业,师表一方,名传遐尔,追随学习者往往选数百人。这些学生以后大多取中科第,有的还成为颇有成就的学者。欧阳逢泰擅长作赋,每一篇写出,湖南士林就争相传诵,渐渐以他为核心形成了湘赋学派。晚年时欧阳逢泰专注研究天象历学,作《律历统元图》数十卷,可惜因为疾病末脱稿就逝世了。
  尹谷,字耕叟,号务实,性格刚直壮厉,为人十分严谨。居家教授儒学时,每天都是太阳尚未升起就起身督导学生,学生中即使有才气但品行不好、学习不勤奋的必定摈弃不教。他夏天总是衣冠严整,端居终日,每天晚上熄灭灯烛后才免去巾,早上要戴好冠帽后才出房帐,许多学生见老师这样也都纷纷仿效,一时蔚成风气。尹谷和同郡人欧阳逢泰都致力于写赋,往往每赋传出,时人就纷纷摹仿。南宋后期,福建、浙江的闽浙赋一度独领风骚,自欧阳逢泰、尹谷等形成湘赋派之后,湘赋逐渐可以和闽浙赋相抗衡。
宋代,长沙地区较为著名的隐居学者,除易祓外,还有谢英、彭宗茂、欧阳龙生等。
  谢英,南宋潭州宁乡人,宇楚华,早年在乡专心苦读,以博学多才闻名。正当他学成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时,传来了岳飞蒙冤被害的消息,禁不住悲愤叹息:“时不可为矣!”从此隐居道山中读书著述,教授弟子。孝宗时,谢英曾几次被推荐征辟,但都拒绝出仕,最后以讲学撰作终老,遗世著作有《志尹录》、《白云稿》等。
  彭宗茂,南宋中叶潭州湘阴人,字尚英。年轻时隐居不仕,闭门钻研《易经》,攻读15年后才觉自己对《易经》有所领悟;再过20年著成《易解》,湖湘学派重要传人吴猎为之作序。漕运使赵汝谠听说他的名声后,礼聘他主讲书院,每日对诸生讲《易经》大义,从学者众多。
  欧阳龙生是欧阳玄之父,又一位南宋时长沙地区的隐居学者。年少时他跟从醴陵田氏研读《春秋》三传,在国学考试中以《春秋》中第二名。南宋末年,隐居故乡浏阳白云庄17年,撰有《云茬讲义》等。浏阳在北宋时原有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曾任浏阳令的杨时所建的文靖书院,元代初年记废,后恢复科举,礼部特派使者到浏阳修复文靖书院,以欧阳龙生为山长。这是当时长沙地区文化教育界的一件大事,许多退隐山林的老儒们听说后止不住涕泪纵横。欧阳龙生任山长后,生徒云集,书院经费不足维持时,他知书能文的夫人李氏以自己的私房钱资助,成为一时佳话。
  元代初期,曾一度废除科举,许多士人因仕途被堵而转向隐居著述。长沙学者刘蒙正就是其中一位。刘蒙正,字圣功,幼年聪颖善悟,8岁就能作文,号称奇童。原准备应科试以显耀于世,这个目标因科举的暂时废除而无法实现,怀才不遇,心中悒悒不乐,先漫游衡山湘水之间,继而发愤苦读经史百家,穷究诸子事理,并肆力于辞章,引得四方学者纷纷登门造访。刘蒙正作文自成一体,常洋洋洒洒数千言,笔力浑厚豁达,不用奇涩辞语,不乏议论精辟之作,常言别人所未言。不但切中时弊,而且有益社会教化。刘蒙正晚年时,元朝统治者为取得汉族知识分子的拥护,又重开科举,他因年老而无法参加,感叹说:“吾已老而复见场屋,岂非命乎!” 
  元末长沙还出现了著名的数学家,贾亨是其杰出代表。贾亨所著《算法全能集》2卷是收入明代《永乐大典》的20种算书之一。全书包括“总说”5项(钱、粮、端匹、斤秤、田亩),“常用法”20项。其中的“归除法”将元初朱世杰的“无除还头位”和后来丁巨的“撞归法”结合起来,编成“歌括”(口诀),使筹算的多位除法得到简化,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湖湘文化之都》,郑佳明/主编,郑焱/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3 19:38 , Processed in 0.0956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