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药物楚老渔商市”——长沙集市的雏形

2008-10-8 22:4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8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促使了古代湖南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湖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的潭州更显示出新的面貌。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沙的商业经济已有一定基础,到唐代,长沙则成为我国南方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和交换中心,沿江一带形成了一些集市,城内货肆行铺林立,初步形成了一座商业城市。768年(唐大历三年),流寓长沙的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茅斋定王城廓门,药物楚老渔商市,市北肩舆每联袂,郭南抱瓮亦隐几”的诗句。说明唐代长沙城已有较为发达的集市,这是有关长沙集市的最可贵记载。
  作为商业汇聚区集市的出现,是长沙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明显标志。而封建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两大前提:一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二是交通的改善。隋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人口增加,农业发展,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茶叶生产和技术有了新的发展,贸易频繁。手工业,以长沙窑为代表的釉下彩瓷器风靡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丝织业、矿冶业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就为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保证。
  在交通方面,当时长沙对外的商道和交通线主要有4条:(l)沿湘江入洞庭,顺长江而下达扬州、宁波等地。两汉以来,中国逐渐开辟了海外交通线,扬州、宁波是当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口岸,长沙窑瓷器的外销多依此通道。(2)通中原的商道,即所谓“零桂之漕”的路线:湘江、洞庭、长江、汉水、荆襄、中原。唐代长沙是湖南酒粮发运的集中地,其他货物的外运量也很大,长沙港口已有职业性的“漕佣”和“脚役”。运河开通以前,中原地区与湖南、岭南的联系,多赖此道。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南来北往则主要走运河到扬州,这条商道地位有所降低。但安史之乱后,运河沿线受阻,“零桂之漕”又活跃起来,到五代时成为马楚与中原进行茶叶贸易的主要通道。(3)西通巴、蜀之路,多由长江而上,也可通过澧水和沅水的支流酉水,与巴蜀沟通。(4)通岭南之路。中原通岭南历来有二道:一是通过汉水,从江西的江州、赣州,过大庚岭至广州;二是经洞庭湖,从巴陵、潭州,通过灵渠、漓水到达两广。唐前期多走江西一线,后期由于战乱以及岭南形势变化,如南诏骚扰、西南蛮起义,战争频繁,需要大量运输军队和粮食。因此,唐王朝多次派人浚修年久淤塞的灵渠。869年(咸通九年),桂州刺史孟威主持修灵渠,“以石为铧堤,虽四十里,植木为斗门至十八重”,于是“渠遂汹涌,虽百斛大舸,一夫可涉”。唐代长沙驿运在汉代的基础也有扩展,从杜甫“杜陵老翁秋缆船,扶病相识长沙驿”、“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等诗中可得到映证。交通的开通,促进了湖南和长沙商业的发展。当时的长沙已参与全国漕运大循环之中,商品物质源源不断外运。史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唐中叶著名理财家刘晏担任盐铁转运使时,南至扬州,写信给宰相元载说:“楚帆越客,直抵建章、长乐,此安社稷之奇业也。”亦可作为楚地交通发达商贸繁荣的例证。
  唐代长沙交通发达还可从当时造船业的兴盛得到映证。唐代长沙的造船业无论在生产规模上,还是造船技术上,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闻名于全国。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发生“三州獠反”事件,朝廷遣茂州都督张士贵等人,发陇右峡中兵2万人镇压。但“蜀人苦造船之役”,便提议“直雇潭州人造船,上许之”,并规定潭州凡造船一艘,抵庸绢2236匹。后顾及潭州“民不能堪”,朝廷便敕令“潭州船庸,皆从官给”。
  正是在上述基础上,湖南的商业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唐前期,湖南地方官吏采取抑商政策,元和以前“旧法”规定“虽年丰,贸易不许出境”。由于唐政府多次诏令各地开放市场,“有无须通,所在州县,不得闭籴”,元和末,崔宁任湖南观察使时,取消旧法,“在圃于民”,使商贾流通,促使了湖南商贸的发展,湘江一线涌现了一些地方性商业城市,如潭州、零陵、衡州等。衡州的团茶,“由潇湘达于五岭,虽远至交趾之人,亦常食之”;连地处偏僻的永州也出现了“浪里争迎三蜀货,日中喧泊九江船”的繁荣景象。长沙的瓷器更是远销世界各地。湖南地区闭塞的状态被打破了,长沙、岳阳等地成为“湘岭要冲”、“百越、巴蜀、荆襄之会”。长沙窑瓷器上有关商业、商人的题诗,也能反映出当时长沙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人归千里去,心画一盔中,莫虚前途远,开坑(航)逐便风”,就反映出商人开拓市场、千里奔走、一往无前的积极心态。另一首诗“小水通大河,山深鸟雀多,主人看客好,曲路亦相过”,则反映商人们四处贩运、寻找市场的顽强精神。
  长沙集市的出现,是当时商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日益增多的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只要有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就必然有市场的存在。长沙集市是随着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逐渐繁盛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促进了长沙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杜甫《发潭州》诗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句;杜牧《送薛仲游湖南》诗赞美“贾傅松醪酒,秋宋美更香”。不少商人“出门结伙伴”,组成商队,“经营遍天下”。元稹《估客乐》诗有“求珠驾苍海,采玉上荆衡”的描述,长沙正是荆衡商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总之,集市的形成,是长沙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牌。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经贸史记》,郑佳明/主编,陈先枢|黄启昌/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18 18:40 , Processed in 0.11229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