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青铜文化与商周长沙经济

2008-10-8 22: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6|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大禹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的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公元前21世纪,禹传位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从此,中国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率先从原始氏族社会迈入阶级社会,人类新的文明开始了。继夏朝以后,我国经历了商、周两个王朝。商、周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并有了文字,生产工具较广泛使用青铜制作,考古学把这一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具有熔点低、硬度大、便于铸造的特点,用它制造的生产工具与石器相比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商代的青铜制造业已相当发达,形成了采料、配料、冶炼、制模、制范、浇铸、修整等一系列工艺程序,表现出青铜手工业严密的内部分工和高超的技艺。到周代,青铜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分布更广,数量更多。
  长沙出士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器形之美,纹饰之精,均居我国南方之首。据统计,近几十年来长沙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有300多件,约占湖南省出土总数的60%。长沙地区的青铜文化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体现出以印纹硬陶为标志的本地特色。据考古学家推测,长沙地区最迟在商代中期已进入青铜器时代。宁乡县黄材炭河里遗址堪称长沙地区商代青铜文化的代表,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曾轰动世界考古界。其中“人面纹方鼎”系有五质感的翠绿色青铜器,四方型、立耳、深腹、柱足、四面皆以人面孔为纹样,在商周器物中尚属孤例。“四羊方尊”,尊体造型独特,漆黑光亮,以4只立体山羊构成。方尊整体纹饰繁复细腻,巧妙精致,有强烈的立体感,采用分铸法制造,为国内绝无仅有的珍品。此外,还有兽面纹提漂卣,内置玉珠和玉管l172颗;巨型青铜大铙,卣、戈卣、饕餮纹瓿等,均属罕见的稀世珍宝。1983年在宁乡发现了一件重220.75公斤的铜铙,是我国目前所见的商代最大铜铙。后来又出土铜铙近20件,比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1000余年,这些铜铙组合起来,至今还能奏出清脆的乐曲。宁乡县出土的铜铙具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如形体高大厚重,甬部有旋,纹饰繁复,有特殊的兽面纹,多为虎、象、鱼等动物图纹,需置于座上仰击。这与北方铙形体很小,甬部无旋,纹饰简单,可手执而击等特征相比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可推断这些大铙是长沙本地制造的。还有长沙县东山出土的碧玉色的商代卣、长沙县跳马涧出土的现流失国外的两羊尊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西周青铜文化继承了商代的成果,并有所发展。湖南已发现的西周青铜器,多集中于湘江流域,特别是湘中、湘南印纹硬陶地区。据专家们研究分析,这些青铜器是移居湖南的古越人所造,是在新石器时代后期逐步形成起来的以“印纹硬陶”为特征的越文化的发展,体现着越人青铜文化的特色。另外,从湖南本土铸造的青铜器(与中原青铜器的区别主要是有无铭文,有铭文的,一般为外来品)看,虽然往往也反映出北方中原商周文化的影响,但其中还往往体现出很浓厚的地方特色,如仿竹制簋形器,就带有明显的南方风味。
  最能反映长沙地区西周时代文化面貌的是长沙杨家山和接驾岭遗址。该两遗址属西周中期,出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器形多为食用盛具。接驾岭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青铜矛,发现一处半穴居式房屋遗迹。杨家山遗址则发现了双孔石刀和玉珠串。
  从发掘的遗址和出士器物看,商周时代的长沙地区经济较新石器时代大大前进了一步。虽然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但已有相当大的改进,商代中期以后铜斧等铜制工具在宁乡等地时有出土。在西周后期遗址中,铜制的锸、、铲、斧、锛等工具的出土更是屡见不鲜。
  商周时期长沙地区的经济与整个湖南地区的发展大致同步。从生产工具看,宁乡、测阳、长沙的商周遗址,出土大量石斧、石、穿孔石刀等石器及铜斧,说明当时长沙地区盛行的主要还是“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而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锸、铲、、耨等青铜生产工具,说明当时已进入耕农业阶段。如浏阳发现的,即大锄,是一种重要的起土工具,适合于水稻的耕种。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的人面方鼎,鼎内壁铸有“大禾”二宇铭文,证实当时已种植禾(即小米),并获得丰收。铸此鼎很可能就是用来祭祝天地、庆贺丰收的。
  除农业外,长沙地区的畜牧饲养业也有较大发展。1949年以前宁乡出土的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其腹部以4只羊的前半身为饰,羊头上双角盘曲,颌下有须,喉下有肉髯,神态安祥,形象逼真。这说明羊的饲养在当时已较普遍,而且畜牧饲养业已成为当时先民重要的生存手段。
  从青铜的冶铸和制造技术看,湖南地区虽然还比不上发达的中原及关中地区,但从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冶铸等方面显示,湖南的冶铸、制造技术已有了大的发展和迅速提高,并越来越体现出独特的地方风味。如宁乡出土的铜斧,刃部呈圆弧形,刃两侧稍外侈。考古学家证实,此类铜斧仅见于湖南,应是当地土著民族铸造的。又通过对宁乡出土的象纹大铙的金相分析,铜占98.2%,锡占0.002%,铅占0.058%,几乎系纯铜铸成;而像四羊尊、人面方尊及一般利器、兵器都含有较多的锡和铅。可见,当时已能根据不同的用途,采用坚韧度不同的合金或纯铜,其冶铸水平已相当高超。
  长沙地区制陶业和玉石器制造等手工业,商周时期也有较大发展。长沙东郊杨家山、河西黄家洲、岳麓山槐树坪等处出土的商周陶器,大多为轮制,器形和纹饰更加多样化。长沙县春华围子山商代前期遗址发现有窑址,其陶缸残片与郑州二里岗之“将军盔”十分相似。岳阳对门山发现的商周制陶工场遗址也表明,商周湖南的制陶业相当发达,已出现一些规模较大、设备齐全、能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陶工场,加工制作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从长沙地区商周青铜器发掘成果还可证实,商周时代长沙地区就有了较大规模的商品交换活动,并开始使用货币。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的商代铜中藏有224个青铜斧,大小一致,全是新铸,末见使用痕迹,而且形体小巧,高度仅6厘米左右,不像工具斧。根据《居后敦》铭文“货余一斧、舍余一斧”,以及《易·旅》中“得其资斧”等记载推断,资斧当为资金。可见“斧”曾具备货币的职能。东周铜币“布钱”上常铸有“”字,大抵源于斧下的斤字。由此可认定宁乡铜中贮藏的铜斧是一种称量货币。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金属货币。

(以上内容摘录于《长沙历史文化丛书》之《长沙经贸史记》,郑佳明/主编,陈先枢|黄启昌/著,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长沙历史文化丛书》编委会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06:43 , Processed in 0.09558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