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993 工业强市挺起一座城的脊梁

2018-9-14 07:5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79|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记者 伍玲

  在许多老长沙人的记忆中,中意冰箱、韶峰电器、长沙机床厂曾是家喻户晓的企业,它们曾并肩作战,为长沙工业经济建功立业,创造过许多的荣誉和辉煌。

  市场的竞争、自身动力的缺乏,让这些老品牌相继偃旗息鼓,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所幸的是,在新一轮经济大潮中,来自长沙各大园区的“年轻派”企业迅速成长,成为长沙工业的“主心骨”。

  这些项目和企业构成了当时和现在长沙的产业结构,为长沙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1993年,长沙规模工业总产值实现217.33亿元,而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2348.69亿元。25年间,长沙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0多倍。

  如今,长沙“五区九园”正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推动园区重塑,打造园区升级版,实现精明增长,质、量齐升。

  晚报见证

  1993年1月8日,《长沙晚报》头版头条刊发《我市工业提前8年实现翻两番目标》。消息称,1992年,我市工交战线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取得了生产、销售和效益“两位数、三同步”增长的可喜成绩,提前8年实现工业翻两番的发展战略目标。据了解,1992年,长沙工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市乡以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46.8亿元,同比增长22.5%。而1993年的主要奋斗目标为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

  亲历者说

  经济体制改革激发长沙工业活力

  1993年1月8日,一则喜讯传来:全市工业提前8年实现翻两番目标。这让长期工作在工业战线的市经信委园区处处长李春艳至今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

  成绩虽在1993年初诞生,但潜藏的动力早就有迹可循。李春艳介绍,1986年,全国第一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横向经济联合的实施意见》,将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

  当年,长沙还下发《关于扶持“龙头”产品发展若干问题的规定》,确定了以长沙汽车电器厂、湖南电视机厂、长沙机床厂等14家企业为骨干的13条“龙”,这些龙头企业以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聚集了300多家协作企业,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的企业联合体。

  到1986年底,全市形成了重型机械、汽车电器、泵业、客车、农机配件、锅炉、韶峰电器等七大企业群体。

  之后两年,为了克服横向经济联合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等弊病,跨行业跨地区兼并等新形式在长沙开始出现。到1988年,长沙累计有37家企业兼并了50家亏损或微利企业,进一步调整了产品、产业结构,发展了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

  李春艳说,长沙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逐渐激活工业的活力,但困境依然存在:与兄弟省市特别是与沿海城市相比,长沙思想解放的程度差了一些,经济改革的步子慢了一步,对外开放的大门窄了一点。

  1992年,长沙加快经济改革步伐。当年3月,市政府决定在长沙电冰箱厂等21家企业试点,实行投入产出总承包,市属集体引进区和街道、乡镇灵活办企业机制,县属国营企业也进行了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试点。

  在一定程度上,这是长沙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重要探索,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市场主体也更加广泛和多样。

  更重要的一件事是,1992年5月,《长沙市1986年—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纲要》确定了“科技领先、四通并举、调整结构、外向开拓、提前翻番”的思路,力争三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实现翻第二番的目标。

  此时,园区经济也开始“兵强马壮”。1992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发望城坡、捞霞、星沙三个经济开发区,实施优惠的政策,确定各开发区分别由市领导牵头,实行市县共建、重点突破。到年底,三个开发区引进项目数十个,协议投资10.1亿元,到位资金1.52亿元。

  “旧经济体制的松绑,新经济体制的喷发,让长沙工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李春艳说,思想的逐步解放、经济体制的改革,让企业和市场焕然一新,1992年长沙工业总产值实现178.1亿元,增长目标提前8年完成。

  记者重访

  从一片黄土到遍地厂房,再到一座工业城市,这是长沙工业园区发展的空间简易史。1992年,长沙一次性批准成立望城坡、捞霞、星沙三个经济开发区,加速了工业向园区集聚、园区集聚企业的步伐。

  1993年是长沙园区经济关键性的一年。在国营企业、乡镇企业、村级企业担纲长沙经济的重要力量时,长沙已获批的5个开发区开始艰难起步,继而迅速崛起,用项目、企业的密集落地,市场化的机制和保姆式的服务,成长为长沙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战场。

  忆往昔 兴工强市,长沙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持续嬗变。开发区是一个新生事物,勃兴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是一种发展经济的重要形式。

  自1988年全市第一个开发区——长沙科技开发试验区(现长沙高新区)创建以来,短短几年内,长沙又相继兴办了星沙、望城坡、捞霞、浏永、宁乡城关镇等5个省级开发区。

  经历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后,这些开发区经过“八五”“九五”时期的开发建设,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并从整体上改变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传统格局,为长沙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沙经开区的前身是星沙开发区。成立之初,省委、省政府便提出在星沙开发区规划范围内设立“湖南省星沙特别招商区”,实行两块牌子(特招区、开发区)、一套人马、统一运作的方式,要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多支持、少干预”的态度配合做好工作。

  1993年,成立一年多的星沙开发区一改乡镇风貌。1月,开发区安置房一期竣工;4月,自来水管道敷设工程开工;5月,星沙开发区指挥部综合办公楼竣工。一个政策利好、配套齐全、营商环境优秀的国家级开发区雏形初现。当年,长沙工业总产值实现217.33亿元,超过原定的“200亿元”目标。

  截至1998年,星沙开发区共引进投资项目282个,其中三资项目49个,引资90.5亿元,出口创汇1620万元,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但不可否认的是,开发区建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管理,体制仍然不顺;二是未形成“小政府、大社会”高效运行的内部机制;三是布局分散、摊子过大、重点不突出。这也导致长沙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工业化滞后仍然是长沙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2001年9月,市委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加快长沙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这为长沙的发展廓清了视线,并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场观念的深刻变革。

  彼时,长沙拥有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烟草食品三大支柱产业,但面临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集约化程度较低、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瓶颈。此后,全市经济工作以结构调整升级为主线、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提升产品技术为动力,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进入“十一五”以来,长沙又提出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争当全省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话今朝 精明增长,园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5年对长沙工业经济而言,是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年份。这一年,全市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0565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增长10.6%;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228亿元,增长9.2%,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七。“多点支撑”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去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10200余亿元,增长9.0%,经济总量也跻身“万亿俱乐部”。

  进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万亿元”的新起点,长沙经济如何发展?园区如何提质升级?

  记者在各园区走访发现,围绕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树牢精明增长、产城融合、服务至上的新理念,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的举措推动园区重塑,充分展示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的新作为,已成为长沙“五区九园”的共识。

  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五区九园”提得最多的是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产业链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但每个园区又各具特色。

  长沙高新区表示,要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在已有的60多个国家级、400余个省级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加快国家级及省市级研发、交易、服务等平台项目落户建设。

  长沙经开区提出,发挥智能制造的统领作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浏阳经开区从角色转变谈起,园区管委会应实现由行政性机构向“泛投资”机构转变,将优惠政策、土地、资金等当作投资来看待,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

  ……

  要打造园区升级版,园区必须专业化、集中化、市场化,按照“一主一特”“两主一特”的定位,精准发力、精耕细作,形成比较优势,这早已成了不少园区主要负责人的共识。

  如今,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长沙工业经济持续企稳向好,园区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长沙工业经济正脱胎换骨,经历蝶变。

  奋进风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9.8%

  时间进入第三个季度,长沙工业经济的发展态势如何?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以来,长沙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好。

  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0%;工业投资增长19.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由负转正,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1.5%。

  值得一提的是,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产业形势向好。上半年,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增长46.4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增长16.65%;蓝思科技营业收入增长25.78%;移动互联网产业势头强劲,1至7月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增长35%。

  数据的企稳得益于产业链项目的稳步推进。今年以来,长沙22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成立18个产业(技术)联盟,1至7月累计洽谈1121次,洽谈项目653个;1至7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8个,其中10亿级项目16个、50亿级项目4个、100亿级项目4个。

  在一味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后,一些企业也逐渐注重质效。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企业效益向好。今年1至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19.83亿元,增长9.8%。

  智能制造也在同步纵深推进。迄今为止,“长沙工业云”注册企业突破3.7万家,聚集解决方案服务商90家;今年发布《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若干政策》及4个实施细则,系统支持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和工业企业的智能化技术改造;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项目)总数达27个,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年度大事

  5月9日

  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在上海开幕,开创了东亚体育运动的新纪元。  

  8月31日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白皮书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台湾问题的由来及现状,阐明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方针。  

  10月26日

  我国水稻育种技术获得重大突破,“遗传工程水稻”在湖南问世。  

  11月11日至14日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8 22:35 , Processed in 0.57010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