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市档案馆馆藏证书和资料见证结婚证书的演变历程

2018-8-11 08: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94|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70多年前,一纸红绿“庚书”定终身。长沙晚报记者周和平翻拍

  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实习生 林璇  


  七夕节在即,这个因牛郎织女美丽传说赋予爱情的节日,让人们对坚贞不渝的爱情和美满幸福的婚姻充满了憧憬。


  然而在70多年前,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男女,婚姻大事却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的:如果双方父母同意,就拿着对方的出生年月找算命先生算一算,叫“合八字”,也叫“合庚”,看两人的结合有无相克;如果“八字”相合, 就择个良辰吉日订婚;到办喜酒之前,女方和媒人一道把印好的红绿庚书送到男方家中……昨日,在长沙市档案馆,当馆藏见证结婚证书演变历程的证书和资料在这里展示时,一纸庚书定终身等旧时婚事在这里穿越时空的隧道悄然呈现。


  档案史志


  唐朝时期规定婚姻需立婚书


  在长沙市档案馆,展出见证我国结婚证书演变进程的证书和资料中,最早不乏民国时期的婚书,以及1949年以来各种版本的结婚证书,介绍结婚证书演变历程的资料则更加丰富详尽。 


  据馆藏资料记载,作为男女婚姻的文字凭证,结婚证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周朝,管理婚姻事务的官职叫媒氏,负责婚书的书写和颁发。其时,婚书一般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然后把它分开,男女双方各一半,作为婚姻的法律凭证。“男女婚姻需立婚书,这个规定很早就被国家列入律条。”文史专家、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说,明确规定男女婚姻必须具备凭证的,最早见于唐朝的《唐律疏议》: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


  记者了解到,婚书在早年间,多用红纸墨书,其中包括求婚帖、订婚单和结婚单,上面写有男女双方的生辰、介绍人、主婚人、订婚人、结婚人以及祖父母的名字甚至曾祖父母的名字等。1912年以后,婚书多改用油墨印制,内容更加统一,大都内书结婚人姓名、籍贯、出生日期以及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材质除了宣纸以外,还有硬本、绢面、毛边纸等,有的还涂有金粉。式样更加美观,绘制的纹饰出现了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富贵牡丹等吉祥图案,有的还贴有价值不菲的印花税票。1949年后,实现了男女权利平等,婚姻自由,婚书由最初类似奖状大小变成了现在小巧的结婚证。


  无论怎样变,这些婚书在当时均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政府对其婚嫁行为的认可和保护,同时也是社会婚俗婚恋观的反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看着一张张泛黄的老结婚证书上面样式各异的图案,读着简繁不同的文字,仿佛阅览了一部“浓缩版”的特殊中国史。


  档案钩沉


  再婚时请担保人立字据


  结婚有结婚证书,离婚时有离婚证书。在长沙市档案馆,除了馆藏有73年前的红绿庚书,馆藏的《证照·历史印记》中,还收录了来自长沙县民间的一纸再婚书。 


  记者注意到,该再婚书为红纸,用毛笔手写,立于1943年十月初七。再婚书记载,因夫妻大命不合、鱼水不和,因此男方魏某与女方张某双方自愿离婚。在担保人的主持下,请来双方父族和内邻参与,立下退婚字据。至此,其退婚手续办妥,日后若魏、张两姓发生一切意外事情,由担保人负责。


  因女方张某尚青春年少,务必另择良夫,以保终身。由王某做媒,介绍张某与凌某结为夫妻,双方父族及内邻到场签字证明,张、凌两姓之婚配,确系明媒正娶,日后生育无论男女,一律为凌姓后嗣,今欲有凭,立此字据。 


  这就是该再婚书的基本内容。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请相关人员到场,找一位担保人,一纸字据下来,要离的离了,要娶的娶了,如此一刀两断,互不相干。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8 17:39 , Processed in 0.0966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