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778|回复: 10

长沙万象·市政话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0 18: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政话旧

市政话旧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编委】
顾问  张云川 文选德 谭仲池 杨顺初 钟兴祥 易希文 张贤遵
主编  郑佳明
副主编  彭宗佑 彭勃 张可夫 孙永鑫 陈森琪
执行主编  刘耀杰
执行副主编  陈先枢
委员  王国平 向建州 刘绪甲 李电晖 任骏 陈光 沈亮之 杨长江 罗斯旦 罗衡宁 罗力可 周英 郭玉岐 顾庆丰 梁小进 黄丽萍 黄纲正 童怀 彭跃飞 谭建华 (按姓氏笔画为序)
责任编辑  邓映如
【本册编辑】
图片收集  陈先枢 梁小进 周英 顾庆丰 龚坚 陈光 任骏 易家敏
编辑  陈先枢
著文  陈先枢 杨长江 梁小进 罗斯旦
审订  郑佳明 刘耀杰 梁小进
电脑制作  陈览月
资料图片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长沙市委宣传部 长沙市博物馆 湖南画报社
来稿图片  罗斯旦 彭跃飞 刘泱泱 沈亮之 黎建明 沈绍尧 文师表 周斐 卢承志 潘松骏 郑晋平 黄海军 易素琼 游振鑫 刘玉龙 羊定国 黄永年 谭子健 李应宗 范广兴 张书志 周全 金国纯 王守信 王森林 成超英 陈先纽 罗霄 谭正 邹新民 邹蓬 杨中信 杨锡贵 欧阳敏 黄曾甫 常友芳 丁克思 王丽西 田腴 童敏 李显模 李修能 朱楚湘 刘亚拉 刘国平 刘铁庚 何小玲 陈金华 郑文斗 易启明 黄敖玲 曹佩明 谢金庭 程亚林 谭迪新 (按来稿图片数量为序,数量相同者以姓氏笔画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1910年长沙全景

1910年长沙全景

1910年长沙全景

【1910年长沙全景】这4个版面连在一起是一幅完整的长沙全景照(注:上图是将4个版面的图片拼合之后的全景照),它拍摄于20世纪初,原由5张照片连缀而成。这是一幅令人顿生苍凉雄健之感的晚清真实画面,它广阔壮美,气势宏大,展现出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山川古城墙怀抱中的长沙,平展而浩大,街衢纵横,典型的南方传统民居,粉墙青瓦,错杂交接。城中心古树回环、崇缭绕之处,宫室巍峨,为藩正街湖南布政使司衙门。城西南学院街墙之中,殿阁矗立,翘角飞,是湖南学政衙门。环顾四周,隐约可见各处城楼高阁的英姿。20世纪初的长沙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古代风貌。照片也生动地反映了那一时代的变。作为军事防戌的城墙已显得残破不堪,甚至成为附近居民的蔬圃和牧场;远处灵官渡临江一带竖起了高高的烟囱,近代工业的烟雾开始在古城上空轻扬;而城内四处已出现风格殊异的西汉建筑,长沙城已经迈入近代化的历程。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长沙环城马路始末

长沙环城马路始末

长沙环城马路始末

【长沙环城马路始末】从清光绪末年的咨议局到民国初年的省议会,曾多次议决要拆除长沙的古城墙,填塞护城河(俗称便河),以拓展城区面积,逐步将长沙建设成一个新型城市。1917年1月,湘督谭延下令设立长沙商埠马路工程处,拟定《长沙北关外商埠马路工程计划书》,这是长沙城市建设自燃发展状态的结束和科学地进行规划建设的开始。1920年6月长沙市政厅成立,1923年长沙市政公所设立马路工程处。1923-1924年,巍然屹立于湘水之滨达千年之久的古城墙在一片号子声中轰然倒塌,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24年10月环城马路第一期工程即自城角码头始,经湘春门、兴汉门、经武门至小吴门工程(今湘春路和建湘中路)正式开工。1925年8月,这条长沙城区的第一条干道基本建成。环城马路的第二期工程,即自小吴门经浏阳门、南门、学宫门至西湖码头的南段工程(今建湘中路南段至西湖路西端)于1925年8月基本完成。此后环城马路修修停停,至1935年总算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长沙市民面前。
上图:1926年刚刚竣工的天心路。
下图:30年代环城马路的一段。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长沙第一条柏油马路

长沙第一条柏油马路

长沙第一条柏油马路

【长沙第一条柏油马路】中山路是长沙市第一条柏油马路,东起小吴门,西至沿江大道,全长1470米,宽17米,为纪念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而命名。1926年,长沙市政公所为开辟湘江航线与粤汉铁路水陆联运交通捷径,议修“东西干线”,报经省建设厅核准,于1929年2月将原小吴门正街、贡院街、辕门上、小东街进行扩建拆让,历时1年,至1930年2月即完成了路面柏油敷设,修筑路了变沟、人行道,设置了灯柱,从而建成了长沙最早的东西干道。为铺设柏油,专组工程队,向美浮油行购买柏油258500磅,向汉口定制油锅、热,并从武汉请来人员作技术指导。变沟以青石砖砌沟身,以原街面麻石覆面,盖上铁板。人行道由建设厅长训令,责成各商店自行修筑,并做水泥混凝土面。随着国货陈列棺、银宫电影院、德和酒家、华东理发店等建筑的先后落成,中山路迅速成为长沙城区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①②③1938年“文夕前的中山路”。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大清邮政与中华邮政

大清邮政与中华邮政

大清邮政与中华邮政

大清邮政与中华邮政

大清邮政与中华邮政

【大清邮政与中华邮政】自1899年11月中国开办近代邮政,旧时长沙 的邮政事业经历了 "大清邮政"两个时期。"中华邮政"两个时期。"大清邮政"时期,长沙邮政由外国人操纵的海关代管。当时邮政经营连年亏损,海关担心招致更多的财政负担,对邮政建设采取"谨慎从事,缓步发展"的方针。到1910年邮政脱离海关管辖时,长沙城内仅设2个支局,长沙、善化两县农村还没有一个自办邮局,干线邮路仅有几条步班邮路和委办轮船邮路,村镇邮路更少,邮政业务发展极为缓慢。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长沙进入"中华邮政"时期。1927年法藉邮务长哓略被逐出湖南,长沙收回邮权。但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快,国弱民穷,加之长沙累遭军阀战争和日本侵略战争的破坏,后期又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长沙邮政事业曲折发展,步履艰难。到1949年,市区仅设有自办服务点13处,城、乡邮运和投递主要依靠步班,湖南邮政管理局本地(长沙)业务股只有1部汽车和21辆自行车在市内转趟和收邮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邮政运输网络开始形成,初步班邮路、船舶、火车邮路,又逐步发展了自行车邮路、汽车邮路、航空邮路和摩托车邮路,这是近代邮政事业的一个进步。
民国时期长沙邮路剪影
①长沙邮工从武汉-长沙火车上卸下邮件。
②长沙-常德旱班邮路邮差在运递途中。
③航行于湘江上的第四号邮船。
④长沙邮工从停泊于湘江的帆船上卸下邮筐。
⑤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长沙全泰盛民信局的实寄封。
⑥1913年11月至1931年9月湖南邮政管理局所用的印章。
⑦1948年长沙府后街邮局大楼。
⑧1948年长沙中山路邮局示范营业厅。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长沙海关见证屈辱与尊严

长沙海关见证屈辱与尊严

长沙海关见证屈辱与尊严

【长沙海关见证屈辱与尊严】1904年,长沙辟为商埠,第二年在橘子洲上设长沙海关,从此,风景如画的橘子洲中部湘江大桥下还存留两处近代外国建筑遗址,一是英国领事馆旧址,为中西合璧式2层楼房。两周以高墙围护。1917年重新修整的长沙海关,墙外有"长沙新关"界碑一方。长沙海关一开始即为洋人把持,由美国人夏立士任税务司。1927年4月6日,在湖南总工会领导下成立的长沙海关收复委员会,驱逐洋人,收复了长沙海关。随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收复不到几天的长沙海关,又为洋人窃据。国民政府时期的长沙海关,日仍基本袭用洋人的海关政策。由于战乱频仍,长沙海关时建时撤。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后,长沙海关才恢复了自己的尊严。1950年12月武汉海关设立长沙办事处。1985年9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长沙海关恢复设立。
①1917年橘子洲上修整一新的长沙海关大楼。
②正在修葺之中的长沙海关大楼屋顶。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艰难的电信

艰难的电信

艰难的电信

【艰难的电信】长沙电信始于清末,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5月,湖南省内第一个电报通信枢纽——官督商办长沙电报分局正式成立。1904年,几条联结省内外的重要干线建成,使湖南与毗邻的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数省先后衔接而互通声气,大体形成了一个以长沙为通讯枢纽的湖南电报网络,不仅改变了湖南消息闭塞的状况,而且对西南各省的经济文化交流,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12年,长沙电报分局升格为长沙电报总局。1931年5月,长沙开办国际电报。但是,1897年至1949年的52年间,长沙电信历经兵燹战乱,发展缓慢。长途通信主要依靠为数不多的明线和辅以无线短波通信,机件设施陈旧落后,1897年开局时,人工操作的莫尔斯电报机,一直沿用到20世纪40年代末。尤其是八年抗日期间,长沙至省内各干线线路损失极为惨重。到1948年,长沙市内电话只有磁石式交换机280门,公用电话24部。历年电信收费受邮政影响,亏损居多。新中国的长沙电信事业就是从这堆烂摊子艰难起步的。
①20世纪30年代长沙电报局。
②长沙电报局工作室。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长沙建筑旧景录

长沙建筑旧景录

长沙建筑旧景录

长沙建筑旧景录

长沙建筑旧景录

【长沙建筑旧景录】长沙建筑业历史悠久,但历史建造的寺庙、楼阁、书院、亭榭等建筑物多毁于战乱兵燹,至1987年尚保存的只有17座。其中有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始建的陶公庙,814年(唐元和九年)兴建的沩山密印寺,927年(后唐天成二年)始建的开福寺,976年(北宋开宝九年)创建的岳麓书院,1875年(清光绪元年)建造的飘峰塔等。这些建筑都是砖、木、石结构,其规模、布局、功能和造型装饰,都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风格和施工技术的成就。清末至民国时期,长沙进一步朝都市化方向发展。其实城市一般为瓦房,用砖砌墙,或用木材竖于四壁成墙,以瓦盖顶,门前建铺面或八字门。房屋的进数、间数,依据住者的经济条而千差万别。形容房屋很多有"九进十八厅"的俚语。最早出现的西式洋房要数教堂。长沙开埠之后,市区内小洋楼相继出现。西式洋房的钢筋、水泥和玻璃等建筑材料,质量优于千百年来的秦砖汉瓦;建筑方正高耸,整齐美观,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更符合卫生要求;与西式建筑配套出现的电灯、电话、电扇、自来水、抽水马桶、沙发等设施,使人们居住得更为舒适方便,显得摩登、豪华、气派。继承法1910年月省教育总会建筑落成后,1932年长沙中山路国货陈列馆建成开馆。与此同时,何建及其他军政要人所的公馆、别墅,在小吴门、二里牌价等处相继续完工,均为西洋式建筑。
①1938年“文夕”大火前长沙市鸟瞰。
②长沙民居的特色门檐,其高雅华丽显示了主人的身份。
③位于民主路东街的咨议会大楼,1913年兴建,1918年落成,今为湖南省总工会驻地。
④1931年长沙老泉别径(今白果园)房屋卖契。
⑤1930年回龙山省会警钟楼(今无)。
⑥1925年天心阁新建公园。
⑦1930年一路吉祥长沙基督教青年会(今无)。
⑧民国时期重修的吴楚桥。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商舟鳞集的码头

商舟鳞集的码头

商舟鳞集的码头

【商舟鳞集的码头】旧时长沙运输以航运为主,故湘江河上“商舟鳞集,繁盛一时”,码头装卸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清光绪年间,长沙港计有义渡码头、大码头、新码头等28座。1904(清光绪三十年),长沙辟为通商口岸,设海关,外轮进出长沙港口,英、日、德、美、法、意各国在上自灵官渡,下迄草潮门一带开设洋行,倾销洋货,进出口货物大增,于是增建码头,增辟泊位。同年,成立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官督商办的招商局,也在长沙大西门浏阳码头设立办事机构,1914年(民国3年)在长沙港兴建招商码头,经营湘汉航线。1931年11月招商局由商办改为国营。至1953年,长沙港码头已达44座,其中轮船码头5座,义渡码头1座,砂石粪便码头6座,竹木码头2座,帆船停靠和货物装卸码头30座。1949年解放前夕,港口码头已增至81座。
①1904年建立的湖南轮船公司码头,岸上建筑为大西门南水府庙(今无)。
②1925年小西门外大金码头(今无)。
③1931年国营招商局长沙码头(今无)。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19: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沙万象·昔日江渡

昔日江渡

昔日江渡

【昔日江渡】长沙,三面环水,西临湘江,东、北两面为浏阳河。自古以来,因江面宽阔,无法搭建桥梁,进出长沙的军民人等都只能靠江中舟楫以通往来。所以,长沙的湘江、浏阳河岸都设有往来客人等候乘舟渡江的处所,称为渡口。渡口多辟在避风息浪的江岸,以得泊舟上客。昔日长沙就有湘江的朱张渡、灵官渡浏阳河的陈家渡、黑石渡、湖迹渡等。而渡江的船只,多为仅能乘载20来人的小舟,俗称划子;官府中人则有自设的官船以通往来。由于江面宽阔,渡口行舟都只能在白天风平浪静之时,每来往一次少说也得一个多时辰。昔日江渡虽然艰难不易,却也留下一些佳话。朱张渡是南宋时在长沙的两位大儒朱熹、张轼居处河东城南书院。两人经常往来,切磋学问,研讨文章。后来人们就将东岸的渡口称为朱张渡。今烈士公园内湖迹渡,是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红军攻打长沙时的渡口,故又称红军渡。昔日江渡也记载了长沙人民,特别是船夫们的艰难生涯,同时还记载了发生于江心渡口的悲惨事件。往昔的长沙,每年都有一些不幸者,或因船只破损,或因客多超载,或因江浪汹涌,而翻船落水,葬身江涛。昔日江渡的辛酸史,直至解放以后长沙建成了浏阳河大桥和湘江大桥之后,才宣告结束。
①20世纪30年代长沙湘江渡口。
②长沙北郊浏阳河黑石渡。
③1934年浏阳大瑶(今大瑶乡)新建的木桥。
图片来源:《百年长沙老照片丛书·长沙万象》郑佳明主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供稿,陈先枢、杨长江、梁小进、罗斯旦著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9 14:25 , Processed in 0.13630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